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尼木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宣传非遗小记:一缕藏香寻古艺

2019年07月18日 10:1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鹿丽娟
分享到:    

伴着暖暖的阳光,迎着微微的清风,缕缕藏香飘散在湛蓝的天空。尼木县中学初一(1)班学生们一双双稚嫩的眼睛里装满了好奇,围坐在藏香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旦增曲扎的身旁,聚精会神地倾听着旦增曲扎栩栩如生的讲解,陶醉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尼木藏香制作技艺的悠悠历史当中。

学生们分成6个小组,在旦增曲扎和市级传承人次旺赤列一对一的指导下,体验了尼木藏香的传统工序和创新产品的制作流程,在阵阵的笑声中争先恐后地实践着尼木藏香制作流程,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这一珍贵非遗的洗礼。

初一(1)班学生格曲说:“今天是第一次听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讲述尼木藏香历史,也体验了尼木藏香制作流程,虽然自己的手艺很粗糙,制作出来的藏香不太好看,但是通过这样的课程,深刻感受到尼木非遗的魅力,回到学校第一个想做的事情就是把今天旦增曲扎老师讲述的精彩内容,分享给其他同学。不知为什么,今天上课的时间一不留神就过了,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多一些,我真的很快乐。”

现场体验完后,学生们参观了尼木藏香展示厅,触摸着尼木藏香原料,目不转睛地聆听旦增曲扎老师关于尼木藏香原料的功效和尼木藏香制作工具独特魅力的阐述。在藏文创始人、藏香发明人吞弥桑布扎的泥塑像前,旦增曲扎向学生们讲起了吞弥桑布扎历经千辛万苦创造藏文和发明藏香的故事,叮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刻苦用心,要热爱尼木珍贵非遗,要为尼木非遗的明天增添色彩。

尼木县文旅局公共文化工作负责人边巴卓玛介绍,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向学生们阐述了尼木县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发放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相关资料156份。学生们在不舍和眷恋中结束了非遗体验课程,西藏古宝商贸有限公司为学生们发放了价值4012元的纪念品,把对于学生们的美好祝福藏在藏香中,用细微的温暖,让学生们感知来自传承人的温暖和珍贵非遗的独特魅力。

旦增曲扎在课程结束后满怀自信地向工作人员表示,今后一定会担起一名非遗传承人和一名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的职责,不仅让更多贫困户能够实现技艺脱贫,同时为更好宣传、传承、保护、发展尼木珍贵的非遗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