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记日喀则市扎西吉彩金银铜器传承人拉琼:坚守梦想 匠心传承

2019年07月31日 15:3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张斌
分享到:    

还没走进日喀则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清脆的“铛铛铛……”声就不绝于耳,工厂负责人拉琼正在为一所寺庙赶制建筑装饰品。

拉琼今年55岁,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西吉彩金银锻铜制作技艺的传承人。18岁那年,拉琼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扎西吉彩金银铜器的锻造工艺,从此一干就是30多年。

“扎西吉彩”是享誉西藏的金银铜器手工艺品牌,早在七世班禅时期就建立了加工场地。那时专做寺庙用品,如今该厂主要生产民族特需用品、宗教用品、古建筑装饰品以及旅游产品等上百种产品,深受区内外顾客的青睐。

拉琼告诉记者:“传统的扎西吉彩铜器制作要保证在一块铜皮上反复敲打,力度务必均匀,误差尽量最小。这个过程主要是要反复练习各种不同的手法、姿势、力度、准度等,各个环节要求极其严格,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手工制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像这样一个建筑装饰少说也得半个月才能做好。”

为了把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拉琼还开课授徒。如今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拉琼的学生有的现在也已经成为了老师,学生尼多就是其中一位。

尼多介绍:“对于学徒来说最关键的是图案练习,这是最考验耐性与毅力的了。”在老师画好的图案上,用笔进行描,大概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开始在纸上画,要求能原模原样地画出老师所教的各种图案。

“培养学徒成本很高,生产过程纯手工,耗时耗力。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生产的器皿成本居高不下,利润微薄。”拉琼接话道。

即便如此,拉琼仍然不改手艺传承的初衷。他说:“如果引进工业化流水线,产品就失去了纯手工打造的质感,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拉琼介绍,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有近20名学徒和老师,生产50多种不同类别的产品。

近年来,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拉琼不仅担起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还要负责员工的脱贫。

巴桑扎西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通过桑珠孜区人社局协调提供的转移就业培训后,入职两年,对于能够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又能增加收入,巴桑扎西很满意。

拉琼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厂将吸纳更多年轻人继承和发展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提升生产能力,把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加工厂技艺发扬光大。同时,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