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非遗

尼木藏香敲开“致富门”

2019年09月16日 15:47    来源: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    

1.jpeg

被雪山融水滋养着的村庄散落在高原之中,偶有独特的香气自院落溢出,宁静悠远。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的吞达村,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在这里传承了13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藏香的传统,被称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后作坊。如今,这个“活文物”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新机遇,当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小农家庭式经济模式,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令这朵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蕴的奇葩盛开在雪域高原之上。

2.jpeg

被雪山融水滋养着的村庄散落在高原之中,偶有独特的香气自院落溢出,宁静悠远。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的吞达村,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在这里传承了13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藏香的传统,被称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后作坊。如今,这个“活文物”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新机遇,当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小农家庭式经济模式,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令这朵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蕴的奇葩盛开在雪域高原之上。

3.jpeg

被雪山融水滋养着的村庄散落在高原之中,偶有独特的香气自院落溢出,宁静悠远。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的吞达村,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在这里传承了13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藏香的传统,被称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后作坊。如今,这个“活文物”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新机遇,当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小农家庭式经济模式,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令这朵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蕴的奇葩盛开在雪域高原之上。

4.jpeg

被雪山融水滋养着的村庄散落在高原之中,偶有独特的香气自院落溢出,宁静悠远。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的吞达村,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在这里传承了13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藏香的传统,被称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后作坊。如今,这个“活文物”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新机遇,当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小农家庭式经济模式,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令这朵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蕴的奇葩盛开在雪域高原之上。

5.jpeg

被雪山融水滋养着的村庄散落在高原之中,偶有独特的香气自院落溢出,宁静悠远。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的吞达村,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在这里传承了13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藏香的传统,被称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后作坊。如今,这个“活文物”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新机遇,当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小农家庭式经济模式,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令这朵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蕴的奇葩盛开在雪域高原之上。

6.jpeg

被雪山融水滋养着的村庄散落在高原之中,偶有独特的香气自院落溢出,宁静悠远。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的吞达村,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在这里传承了13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藏香的传统,被称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后作坊。如今,这个“活文物”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新机遇,当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小农家庭式经济模式,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令这朵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蕴的奇葩盛开在雪域高原之上。

7.jpeg

被雪山融水滋养着的村庄散落在高原之中,偶有独特的香气自院落溢出,宁静悠远。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的吞达村,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在这里传承了13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藏香的传统,被称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后作坊。如今,这个“活文物”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新机遇,当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小农家庭式经济模式,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令这朵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蕴的奇葩盛开在雪域高原之上。

8.jpeg

被雪山融水滋养着的村庄散落在高原之中,偶有独特的香气自院落溢出,宁静悠远。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的吞达村,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在这里传承了13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纯手工制作藏香的传统,被称为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后作坊。如今,这个“活文物”也为当地脱贫致富带来新机遇,当地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小农家庭式经济模式,实现村民增收的同时,令这朵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蕴的奇葩盛开在雪域高原之上。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