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28年不负韶华
——记琼结县公安局看守所所长、四级高级警长罗布旦达
图为罗布旦达(右)向群众讲解宣传手册。记者 王香香 摄
一包行囊、一袋干粮、一路尘土飞扬,1992年7月,从西藏自治区警官学院毕业的罗布旦达就这样辗转一天,从拉萨来到琼结县公安局报到。
巴掌大的县城人影廖廖,白天黄沙漫天,晚上乌漆嘛黑,一间土房、两张桌子、报纸糊墙、七人成队,这是90年代的琼结县公安局。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罗布旦达一干就是28年。
“7个人承包了所有的工作,巡逻、办案、抓人、解决纠纷、登记户籍信息每个人都干过。”罗布旦达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况。
90年代,琼结县道路不通、通讯不畅、办案手段落后,侦办案件全凭民警个人经验和预判能力,问询证人和徒步追踪也极其考验办案民警的毅力和耐心。
图为罗布旦达(中)和同事正在检查一家餐馆。记者 王香香 摄
“我记得有一次是群众家的5头牦牛被偷了,价值6000元左右,我那时每个月工资才200多一点。真的是一刻也不愿耽搁便挨家挨户询问,得到两个嫌疑人信息后,我和同事就打点行李、收拾糌粑马上启程去寻找嫌疑人。从扎囊、加查、贡嘎到拉萨,现在一天时间可以抵达的地方,我们以每天徒步20公里的速度走了半个月。”罗布旦达回忆到。
1998年,罗布旦达在侦办一起案件时,没有监控等技术手段支持,罗布旦达和同事们多渠道收集全县近两万名群众笔迹,在昏暗的灯光下熬了几个夜晚,一份一份分析、比对、研究,最终成功找到嫌疑人。
90年代的艰难岁月已经成为历史,新时代的公安队伍肩负新的使命。罗布旦达便带着历史的风尘仆仆,在新时代的公安队伍中继续发挥自我价值。
治安巡逻,保万家平安便是一名基层公安民警最主要的职责使命。
如今,罗布旦达已是单位的老同志,按理说不用天天风吹日晒上街巡逻。但多年的职业习惯不容易改变,不管酷暑寒冬、刮风下雨,他依然和年轻同志一样带上警用装备,巡逻在辖区的街道、群众的身边。检查寺庙消防安全、娱乐场所、加气加油站,调节辖区矛盾纠纷,走村入户宣讲政策,帮扶贫困群众,每一项工作中都少不了罗布旦达的身影。正是他们的日夜付出换来了琼结县连续多年无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时代在进步,公安队伍也在不断转型升级,琼结县公安局从7人的团队发展到如今百余人的队伍,罗布旦达始终见证在旁。回看28年工作历程,罗布旦达是琼结公安发展的参与者、奋斗者和见证者。
图为罗布旦达(左)正在和同事一起巡逻。记者 王香香 摄
他俨然成了琼结县公安局的“老师傅”,办公软件、侦查手段样样精通,局里的民警都爱和他打成一团,刚来的小伙子有哪里不懂总要请教他。罗布旦达就像一个“百事通”,赢得所有民警的敬佩和发自内心的喜欢。
前些年,罗布旦达的爱人因药物注射导致神经受损,行动不便,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1994年他的儿子索朗益西出生,罗布旦达便扛起了工作、生活两幅担子。如今,索朗益西学业有成,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也有了一个1岁多儿子。成为人父,有了责任和担当,索朗益西才彻底明白了父亲的辛苦和不易,以及对公安事业的深沉热爱。
罗布旦达告诉记者:“有一次我和儿子通电话,儿子在那头说‘我长大了,现在可以撑起我们的小家,你就放手去干吧,为了你热爱的公安事业!’我笑着告诉他,我还年轻着呢,我还能再干十年、二十年公安呢。”
30年党龄,先后在刑侦、治安、国保、户籍、派出所、监管等多个岗位工作,从普通民警到领导职位、从办案部门到综合岗位,办理刑事案件80余起,行政案件200余起,罗布旦达的工作足迹印记在1万多个日日夜夜,更在琼结的每一寸土地上开花。
他说:“受党教育多年,身为一名老党员、一名老警察,我始终对党忠诚、不忘初心,自认为对得起这身警服、对得起党和人民,我无愧于心”。正是罗布旦达的这种精神感染、激励着琼结公安的每一个后来人,集聚起每一个琼结公安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