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警为学生讲解“三杯茶”调解法。 白玛仓觉 记者 赵文慧 摄
图为当事人在“三杯茶”调解室签订调解协议。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新期待?如何将“枫桥经验”在本地社会治理中更好地实践?转隶以来,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帕里边境派出所积极学习、推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始终秉承帕里“四个第一”精神,通过成立“三杯茶”调解室,提炼总结“三杯茶”调解法,不断激活基层“神经末梢”,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在西藏“高原第一镇”的日喀则市帕里镇,商铺、店面、工地较多,外来暂住人员密集,群众间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为实现“小案快办、小吵快处、隐患速排、求助速帮”,帕里边境派出所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研究摸索,成立了既符合当地风俗习惯,又有“力度、温度、速度”的“三杯茶”调解室,有效延伸了调解触角,成为了化解矛盾纠纷的前置窗口。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三杯茶”调解法:“一杯平心静气”“二杯畅所欲言”“三杯握手言和”,为辖区人民群众铺设了“依法、便民、高效”的矛盾化解“快车道”,让理性和谐在酥油茶香中弥散辖区社会,让矛盾纠纷了无影踪。帕里边境派出所教导员敬欢说:“创新暖心惠民执法流程,服务广大农牧民群众,是我们职责所在。”
今年三月,村民次仁与汽车修理店老板就摩托车修理费用问题产生纠纷,两人情绪激动,帕里边境派出所迅速出警,将两人带至派出所“三杯茶”调解室进行调解,民警巧用“三杯茶”调解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纠纷在茶香里浮现,调解方案在茶水中斟酌,问题在舒展的愁眉间消散,不到20分钟,成功调解了这起矛盾纠纷。自“三杯茶”调解室成立和调解法运用以来,帕里边境派出所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三杯茶”矛盾纠纷调解法不仅为“平安乡村”建设打造了良好的基础、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了新平台,还引导更多辖区群众通过正当渠道理性表达诉求,以合法手段调解矛盾纠纷。同时,帕里边境派出所以“三杯茶”调解法为着手点,规范执法流程、收集民情民意、宣传法律法规,实现了解民情在一线、宣传法律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的闭环式基层治理模式现代化。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