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公益 > 公益新闻

十六岁藏北少女从光明梦到歌唱梦

2015年01月30日 11:31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1456

德庆玉珍(右)在于丽红教授琴房练声。本报记者 徐瑞哲 摄

本报记者 徐瑞哲

初识德庆玉珍,是最近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小琴房里,伴着那一曲《大海啊,故乡》。

“来,肩膀放松,很漂亮!”“吸气、吸开,顶气、一直顶、不准漏。”“虚了,我要实,再来!”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于丽红,抚着小玉珍的手,贴在自己腹部,让其感受运气发声。不一会儿,两人的手又叠放在玉珍的丹田,再一次感受。玉珍不像普通声乐学生,她看不见老师的嘴形与身形,也看不见镜中自己唱歌的样子。

这个16岁的豆蔻少女唱着清扬的牧歌,从藏北高原到上海寻梦,名医名师为她爱心接力,尽管没能圆光明梦,却开始圆她的歌唱梦。

首入琴房唱哭师生

或许因为德庆玉珍做个“光明歌者”的梦,这个秋天当她平生第一次走进琴房,唱了那首《一个妈妈的女儿》,就把于丽红和她的学生们都唱哭了。

玉珍生在安多草原上,诞下7天便发高烧,连续病了3个月,阳光从此从她的眼中消失了。她听着牛羊叫唤,听着风吹牧草,听着妈妈爱唱的藏歌,也喜欢上了歌唱。在家乡,她已小有名气,被爱称为“小百灵”。

“如果我能看得见,就能轻易地分辨白天黑夜,就能准确地在人群中牵住你的手……”一位失明歌手创作的《我是你的眼》成了玉珍歌唱的名曲。此前,她唱着这首歌,感恩玉佛禅寺接济她来沪的慈善之举,感激九院眼科名医为她眼球整形修复,感谢盲童学校招她入校就读初中……

也是因为她的歌声,上音发现了玉珍,向她发出了四年期进修学习通知。擅长民族唱法的于丽红教授在玉佛寺与玉珍结缘,她请玉珍清唱两段,听听嗓音条件。寺院环境受制,玉珍放不开声。于丽红坦陈,当时并没听出什么特别之处。但玉珍有乐感、有想法,于丽红下决心帮她圆梦。“说实话,是她的阳光打动了我,即使没见面我也会答应她的。”

像“小才旦”苦练唱功

提起藏歌,少不了才旦卓玛。那个年代,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创始人之一王品素教授,如慈母般栽培了这位少数民族艺术家。如今,德庆玉珍会不会成为“小才旦”?至少,她进步很快。

玉珍周一到周四在盲童学校学习文化课程,只有周五下午能学声乐。每到这天,玉佛寺方面就接送她在上音度过“音乐周末”。在于丽红琴房门口贴的课程表上,她带教十几名本科生、研究生,都是“一对一”的小课,把一周课表排得满满的。小玉珍的课也不例外,她成了“于家军”的一员。

眼下,她已经上到第10节课了。于丽红在钢琴键盘的右侧敲了几下,这是“大三度”的音区,也就是向高音区突破的最难区域,一旦有所突破,就仿佛上了高原。边弹边唱,于丽红带着玉珍向上突破,“咿咿咿咿哟,咿咿咿啊啊……”。这个过程有点像健身,其实并不十分美妙。玉珍正在接受一系列的音乐肌肉训练,每一块相关肌肉都参与到歌声中,形成一种惯性,变为一种自然。 下转◆6版 (上接第1版)玉珍闭着双眼,却乐在其中。而玉珍从前只是从录音带中自学歌唱,尽管上天关上了她的眼睛,却打开了她的耳朵与歌喉,带来高原上笔直而辽阔的好声音。通常,一个科班出身的声乐专业学生,要学5年才毕业,有时为了扩大一个“半音”,就需要练一年。而于丽红兴奋地说,玉珍已经进入新的音区,突破了女声的换声点。

“玉珍,你觉得自己比以前唱得好吗?”记者问她。“呵呵,高音方便了,音量变大了。”玉珍笑着说,原来在参加儿童节表演时唱三四首歌,第二天嗓子哑了要看医生,现在在琴房唱一两个小时也不累。在于丽红的教学计划中,专业歌手必须苦练唱功扩大音域,但也绝不改变玉珍歌声的原生态。

4个学姐用手机弹琴伴奏

玉珍的“音乐周末”不止于周五,她的“老师”也不止于丽红。事实上,“于家军”里的4个学姐,双休日轮流去玉佛寺玉珍住处“串门”,同时在学习和生活上给她“开小灶”。从张馨尹、刘丹娜,到陶盈、张婷婷,玉珍都把她们叫“姐姐”。

“开小灶”时,姐姐们会给玉珍带上披萨、水果和零食,这些是她这样的女孩子爱吃的。学院老师则为她课外学习准备好了CD机、录音笔和高保真耳机。于是,张馨尹等同学就成了玉珍的“助教”,帮她听唱、记谱。宿舍里没有钢琴,张馨尹就用手机里的钢琴程序,指尖在屏幕上为她伴奏。

这个师生团队为玉珍找谱子,希望在4年里积累下一本适合玉珍演唱的歌谱,并将其中一半制作成盲文,为培养更多有天赋的盲人歌手打基础。于丽红更大的愿望在于,让玉珍发展成有知性、有德性的小老师,回到西藏带动更多拥有好嗓子的小伙伴学会歌唱。“当然,玉珍在上海就有机会在不同场合登台锻炼,从节目上、公园里到音乐会!”于丽红说。

玉珍的阳光,从她的歌声中来、从笑声中来。她只是有点顾虑地告诉记者,爸爸妈妈远在家乡,而自己却只身在沪,父母不免担心她生活能否自理;或许又受传统观念影响,他们对女儿远道求学并不完全支持。“可与那么多好心人在一起,爸妈应该放心。”玉珍更希望父母听见这句话:“等我上台演唱,你们更会开心!”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