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孩子们把排查到的安全隐患记录下来
图片2-伊利方舟志愿者教学生消防安全知识
图片3-山南地区特警支队现场擒获“歹徒”
在走过了全国18个省市区之后,我国规模最大的儿童安全公益项目,伊利方舟工程“驶入”西藏。在这个全国海拔最高的地区,掀开了该公益活动新的一章——6月10日,西藏山南地区牵手“伊利方舟工程”,围绕当地面临的维稳安全需求,以防砍杀、消防和交通三个方向为核心,在颇章完小展开了一场面向全校师生的大规模安全能力测试演练。这是西藏自治区近年来最高规格的儿童安全专项演练之一。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山南地区教体局、地区公安特警支队及上百所小学校长参与了活动。伊利方舟工程项目方目前已与西藏山南地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有关专家评价,此举将有望促进西藏校园安全发展的长线布局。
此次活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演练环节,即“防砍杀演练”。现场演练中,由特警队员扮演“歹徒”。坡章完小的保安对两名自称为家长的“歹徒”询问时,其中一名“歹徒”强行推开校门,掏出尖刀朝着正在排队放学的学生们冲去,一名男子紧随其后。保安第一时间吹响报警哨,与两名歹徒发生了对抗。一名老师见状立刻报警,正在清点人数的老师迅速将学生疏散至安全区。随后,特警队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将2名歹徒擒获。这场惊心动魄的“暴力事件”才画上了句号。“我们学校是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只有周五下午放学回家。这个时间段也是犯罪分子趁虚作乱的一个可能时段。所以,此次模拟演练以这个背景展开,让师生们在实战环境下历练应急处突能力。”坡章完小校长尼玛次仁向记者介绍。
据介绍,这也是“伊利方舟工程”首次在项目中加入维稳内容。“伊利方舟工程的理念是‘因地制宜 量身定做’。西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地区安全演练的内容。”作为项目的发起方之一,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秘书长汪文斌这样表示。
第一个演练结束后,伊利方舟即迎来了汪秘书长口中的第二个‘量身定做’的环节:“消防演练”。学生们分组依次在规定的时间内前往教室、宿舍、楼梯等地点排查安全隐患。此前,项目组已提前安插了许多不易察觉的“安全隐患”,以此测验学生的安全识别能力,促进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飞虎队是第一名,宿舍窗帘下的点藏香、没有包好的电线、白纸做的灯罩全被我们找出来啦。”第一组的三年级学生洛桑扎西兴奋的说道。随后,各组学生又分别参加了绘制逃生地图、疏散求救和交通安全等安全测试演练。
“我们目前最紧迫的就是要把《山南地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这个被大家公认的模式落到实处。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对以后的安全工作更有信心了。” 山南地区教育局安稳办主任李林讲到。今年4月,她和其他三所学校代表西藏参加了伊利方舟第三期集训,也就是这个培训让她对这一办法的落实得到了非常大的启发,并现场邀请伊利方舟能够实地指导。
安全演练过后,西藏地区安全教育领导和伊利方舟项目组共同对后续合作进行了探讨,并就未来将展开的多层次合作内容达成了初步共识。“藏区校园安全管理,一要规范学校安全体系制度,二要优化教师安全教育素养,三要形成有效形式的安全检验成果,提升学生自护能力。这三点恰恰是伊利方舟所专注的,也是我们合作的缘由所在。”山南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采守宽表示。
为了将安全教育做得更加完善细致,伊利方舟这次还为参与演练的学校带来了背包、小黄帽等安全物资。“儿童安全教育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伊利方舟要做的不止是把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更要安全意识深植到每个孩子心中。”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
据主办方介绍,“伊利方舟工程”是伊利集团和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儿童安全公益项目,该项目探索和建立的安全教育模式,被称为儿童安全公益项目的样本。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