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公益 > 公益新闻

5位好心人通过助学平台共资助12名学生

2015年01月30日 11:30    来源:西藏商报    记者 谢瑞娥 曲宗
分享到:    

西藏传媒集团助学公益今年年初启动至今,受到了不少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近两个月以来,共有5位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到了这项助学公益活动中,12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高中学子得到了他们的资助。其中,6名学生已经分别收到了好心人打给他们的生活费,另外6名学生正在办理银行卡,之后,他们的银行卡上也将会收到来自“陌生人”寄给他们的生活费。


温情互动
热心教师赠字画鼓励受助学生

此前,来自四川省巴中市的高中教师冯沛之先生通过西藏传媒集团助学公益平台资助了一名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的高一学生拉巴次仁,并在一周前将第一个月的生活费打到了拉巴次仁的银行卡上。

4月21日,记者收到了冯先生寄给本报和拉巴次仁的两幅字画。冯先生在写给本报的字画上用“智慧之光,情满西藏”向媒体开启的助学公益平台表达谢意,他也用“志在四海,寸阴乃惜”的话语鼓励拉巴次仁好好学习,冯先生在短信中对拉巴次仁说“希望他克服困难,学有所成”。昨日,记者将冯先生赠给拉巴次仁的字画送到了他的手中,并向他转达了冯先生的心愿。
“谢谢老师,我一定会更加刻苦地学习。请代我向老师再次说声谢谢,也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拉巴次仁真诚地说道。

在记者离开拉巴次仁的学校之前,他特意向记者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以后自己在学习上的打算,并拜托记者将他的学习状况转达给冯先生。“我希望老师能了解我的学习情况,让他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拉巴次仁说道。

冯沛之先生也是继王炜卿、王小爱女士之后第三位成功资助学生的社会爱心人士。之后,本报又接到赵丽女士、西藏康泰旅行社负责人和管先生打来的电话,他们也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资助有困难的学生,记者随后共帮他们找到了6名资助对象,等受助学生办理了银行卡,他们将为学生们打去生活费。

爱心接力
管先生将资助两名高中生

近日,来自云南省的爱心人士管先生拨打本报热线,表示他想资助两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希望记者能帮他联系符合条件的学生。记者通过多方联系,最终找到了拉萨市北京中学高一学生普琼次仁和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高级中学高二学生扎西次仁,管先生了解了这两名学生的家庭情况之后,表示他愿意资助他们,等他们办好银行卡之后,他将和之前的资助者一样,按照每人每学期1000元的标准,每月为他们各自资助200元生活费,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普琼次仁家住日喀则地区一个偏僻的村庄。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普琼次仁从小就努力学习,在初中毕业以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拉萨市北京中学。普琼次仁说:“我希望自己能考上北京的重点大学,这样我爸妈也会感到非常高兴,我也就不会辜负他们辛苦的付出。”

北京中学高一年级组长告诉记者,普琼次仁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第一名。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在谈话中,记者也能感觉出普琼次仁是一个非常懂事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普琼次仁从来不会随便花费这些生活费,除去必要的生活费和需缴纳的学习费用外,他基本不会买任何东西,还会每次都从不多的生活费中节省下一点,放假回家时给家里的两个小妹妹买礼物。

普琼次仁一家有8口人,父母身体都不好,无法干重活,家务都有年轻的嫂子一人承担,同时照顾两个不到10岁的孩子。为了让家中普琼次仁和二哥安心上学,普琼次仁的大哥一年四季都在外打工挣钱。因为辛劳,大哥的身体也不是很好,看着这样的大哥,普琼次仁很多次都有想要退学打工的想法,但大哥说什么也不同意。普琼次仁说:“我和二哥讨论过,一定要好好学习,等找到好工作,给大哥最好的照顾,好好地报答父母和大哥的养育之恩。”

此外,记者南木林县高级中学达瓦老师寄给本报的资料得知,高二学生扎西次仁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一直是父亲一人抚养他和妹妹长大。由于家庭贫困,他也曾想辍学,在爸爸的一再坚持下,他继续上学,而且学习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

“您的恩情我会永远牢记在心里,我一定会努力完成学业,并用我最切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扎西次仁在写给社会好心人的信中这样说道。

(实习记者占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