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传媒集团助学公益活动从今年年初启动至今,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先后有广东省王炜卿、四川省王小爱女士成功资助拉萨中学学生5名学生。近日,又有爱心人士冯沛之先生和张丽丽女士分别联系本报记者,表示愿意资助几名高中学生,目前本报正在帮他们寻找符合条件的受助学生。
心愿
想让孩子们少一些顾虑
“扎西德勒,我是一名教师,很想帮助贫困孩子,麻烦你们帮我联系一位贫困生,帮他完成学业……”近日,本报社区新闻中心公众邮箱收到这样一封简短的来信。随后,这位爱心人士又通过拨打本报新闻热线向记者讲述了他的资助计划。
这位在四川省工作的爱心人士冯沛之先生,在电话中对记者说,他想和王炜卿和王小爱女士一样资助1名高中学生,按照每学期1000元的标准,每月期向受助学生提供200元生活费,直到高中毕业。
“每月拿出200元来帮助那些虽然家庭困难,但是依旧非常热爱学习的孩子,让他们在学习时,少一些对生活的顾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参加工作不久的冯沛之在电话中对记者说,因为他的职业是高中教师,所以希望能够资助1名高中学生,这样,他不仅可以在经济上帮助受助学生,而且可以在平时的学业上尽力指导。同时,冯沛之表示,等自己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以后,他愿意资助更多学生。
和冯沛之先生一样,来自河南省的张丽丽女士也联系本报记者,表示愿意资助1到2名高中学生。
“我想资助一两名高中学生,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一部分生活费,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学业。”张丽丽对记者说。
从事律师职业的张丽丽女士是泰和泰律师事务所的老板,她打算资助1到2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按照每学期1000元到1500元的标准,每月为他们提供200元到300元的生活费,帮他们完成高中学业。她说自己非常希望家庭贫困的孩子们能够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目前,本报正在帮冯沛之先生和张丽丽女士寻找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
感恩
孩子们给好心人写了感谢信
“王阿姨,感谢您对我的帮助,这份资助对我来说非常珍贵……虽然我的家里比其他同学穷,但是,因为父母用自己的劳动把我们抚养长大……现在又有了您的资助,所以,我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这高一学生央珍在写给王炜卿的感谢信中这样说道。
不久前,受到社会爱心人士王炜卿资助3名学生玉珍、央珍和次仁卓嘎分别写了一封感谢信拜托本报寄给王炜卿女士。
此外,王小爱女士也于4月1日给次仁白姆和阿旺次成两名学生的银行卡上各自存进了200元生活费。两名学生通过电话向王小爱女士表达了谢意。
为了向资助拉萨中学贫困学生的社会爱心人士表达谢意,拉萨中学政教处为王炜卿和王小爱女士寄出了一份荣誉证书。
同时,王炜卿和王小爱女士的爱心行动也已进入西藏传媒集团的公益档案。在这份公益备忘录中,她们的善举将永留余香,她们每一滴爱心的流向也将有迹可循。
西藏传媒集团公益行动
西藏传媒集团发起的助学公益行动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通过这个公益平台,有困难的人可以求助,愿意提供帮助的社会爱心人士可以援助。无论是你有困难需要帮助,还是你有一个帮助别人的心愿,我们都愿意为你牵线搭桥,尽力帮你解决困难、完成心愿。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公益热线:0891——6970000,15289118024
微信平台:TibetNews
公众邮箱:tibetxw@163.com
扫二维码,关注公益行动。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