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公益 > 公益动态

做公益不是有钱没钱的事

2015年01月30日 11:32    来源:西藏商报    记者 刘峥
分享到:    

洛桑金巴 :做公益不是有钱没钱的事

他叫洛桑金巴,曾是穷苦人出身,现在是拉萨远大建材公司的董事长,他热心公益,环保、教育、扶贫济困,他都做,他还把一个残疾孤儿养大成家,但他对自己却很苛刻,他的下属说:“和洛总在一起吃饭,我们都不敢浪费,他把掉到桌上的饭菜都会捡起来吃。他经常对我们说,他在旧西藏吃过苦,知道饥饿的味道,浪费粮食,他心里过不去。”

洛桑金巴的名字是智慧而慷慨的意思,就是愿意把自己的财富很慷慨地资助别人,洛桑金巴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字,生活中他一直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

10多年前就热衷环保

洛桑金巴头脑里一直有一个环保理念,为了减少污染,他不仅花巨资改善企业的生产环境,还积极参与社会环保的宣传活动。为了保护被誉为世界上仅存的一块净土——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西藏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减少“白色污染”(即塑料袋泛滥),2003年,洛桑金巴以“远大公司”的名义与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共同发起环保公益活动——“布袋行动”,投入19万元资金,为市民免费发放布制手提袋,倡导市民禁用塑料方便袋。此项活动得到全区各地市城镇的广泛赞同和热烈响应,在全区掀起了拒绝“白色污染”的环保热潮。

他带领大家为村小学捐款

洛桑金巴很关注教育事业,为推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教兴藏战略的实施,当他得知堆龙德庆县马乡常木村小学年久失修,他率先捐款5000元,从而带动公司股东先后共捐款40万元,用于马乡常木村小学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该校的办学条件,为广大学生重新提供了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

从重建常木村小学开始,他每年都为该校学生送书包、文具和衣物,那几年,在常木村小学就读过的孩子,都穿过洛桑金巴捐赠的校服。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洛桑金巴自己花钱,请医院的医生到学校为孩子们免费体检,这些举措直到常木村小学并入堆龙德庆县中心小学、孩子们享受了国家实行的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学费)才结束。

送文艺下乡不要一分钱

送文艺下乡也是洛桑金巴公益行动的一部分。他知道农牧民喜欢藏戏,他就把自治区藏剧团的名演员们请到乡村去演出,他还把西藏有名的相声小品演员也请去为农牧民演出,让乡亲们在家门口看到了平时只能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那些明星。

送文艺下乡,洛桑金巴考虑得很周到,为了不给农牧民怎回家负担,他买好吃的带着,不让农牧民花一分钱。

现在,远大建材有了自己的艺术团,每年望果节,艺术团都会为村民上门演出。

山南农民慕名找到他

2014年,山南地区隆子县一位村民找到洛桑金巴,说村里为残疾人高的项目,没钱买水泥,别人告诉他到拉萨找洛桑金巴就能解决,洛桑金巴说你回去办个手续,不然我也不知道你是谁啊?

那位村民开了证明,洛桑金巴自己花钱买了20吨水泥解决问题,朴实的村民为表示感谢,代表全村给洛桑金巴送了一个手工制作的手提布袋,里面还有一个小学生用的作业本,洛桑金巴说:“布袋我留下做个纪念,也算接受了你的心意,作业本你拿去写吧,我不缺这个。”

收养残疾孤儿十几年

如果说洛桑金巴资助别人只是给些钱那么简单就错了,他曾收养一位残疾人在自己家生活了10多年,按洛桑金巴的话说,就是把他当做大儿子养的。

洛桑金巴收养的这位残疾孤儿叫琼达,曾经是拉萨水泥厂的一名职工,后来企业效益不好,他被分流下岗了,洛桑金巴看到他没法生活,就把他领到自己的家里。

为了让琼达自食其力,洛桑金巴为他开了一个小卖部,在洛桑金巴家的10多年里,琼达没觉得他是外人。洛桑金巴为琼达今后着想,为他建了一座上下两层的楼房,还带着院子,琼达因为一直住在洛桑金巴家,洛桑金巴就把新建的房子出租了,但租金属于洛桑金巴的。琼达在洛桑金巴看守小卖部的日子里,包吃包住还拿着工资,后来琼达结婚成家,离开洛桑金巴家时,他的账户上的存款已经达到了10多万元。

一直喊洛桑金巴爸爸的琼达很喜欢唱歌,但他唱歌有个习惯,就是爱把歌词改成和洛桑金巴有关,他说:“这辈子我的大恩人是洛桑金巴,他就是我的亲爸爸。”

现在,成家后的琼达已经有了孩子,他很开心,洛桑金巴考虑到一个家庭没有生活来源不行,就让琼达回到远大物业公司上班,知道感恩的琼达很争气,2013年,琼达获得了公司的先进标兵称号。

琼达还有一种感恩方式——藏历新年大年初一去给洛桑金巴拜年,琼达拜年时不说拜年,他说是回家过年。

曾经,洛桑金巴有过想法:琼达这孩子一个残疾人,我死了,他怎么办?现在不用担心了,他有一个家我也就放心了。

洛桑金巴是真把琼达当成了儿子,他一直牵挂着他。一次听公司的人说,琼达和老婆、岳母逛街,两个身体健全的人不管小孩,残疾的琼达在抱孩子,洛桑金巴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按说琼达成家了,别人的家务事我不该管,但不管怎么说,琼达毕竟是残疾人啊?”说这话时洛桑金巴眼里噙着泪水。

生活俭朴的董事长

洛桑金巴做好事从不宣扬,所以媒体也很少报道,但是经过口口相传,现在很多需要帮助的人都会毫不客气去找洛桑金巴,因为这个,近两年,洛桑金巴在单位的效益工资几乎没领过,都用于慈善捐助了。

对别人大方的洛桑金巴,自己生活却很简朴,“不说对自己苛刻,但最起码生活上我不会浪费,吃饭时,一碗糌粑撒点白糖我一样吃得香甜。”他的下属说:“和洛总在一起吃饭,我们都不敢浪费,他把掉到桌上的饭菜都会捡起来吃。他经常对我们说,他在旧西藏吃过苦,知道饥饿的味道,浪费粮食,他心里过不去。”

洛桑金巴说:“企业是大家的,别人找到我,我不能拿大家的钱来做公益,所以即使是自己企业的产品,我也只好自己花钱买,只要大家需要,我能帮就尽量帮一把。做公益不是有钱没钱的事,而是得有那份心。在拉萨,我算不上有钱人,但别人既然冲着我来了,我不想让他们失望,试想,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愿意求人啊?”

新闻延伸

洛桑金巴近年公益资助一览

2011年藏历新年前,为了让拉萨曲珍孤儿院的孩子们过上一个祥和的新年,他给孩子们买了1万元的牛肉,孤儿院院长旦增请求洛桑金巴,希望借3万元,他们建一个洗车场来增加收入,洛桑金巴同意了,但不是借,而是直接赞助了3万。

2012,年5月13日,应自治区藏剧团驻那曲地区巴青县阿秀乡扎荣堆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的要求,为他们驻村村里牧民诺加家中三个双目失明的儿童和年老体弱的母亲,以及同样情况相同的牧民萨枼家中双目失明的两个儿童和其他贫困老人捐了3万元。

2012年7月25日,为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江南吉钢小区27-1楼3-5-57号七十多岁的老病号王斌捐了5000元。

2012年7月27日,按照党小组的要求捐了1000元给加木村村委会的特殊贫困户。

2012年9月11日,堆龙德庆县马乡常木村党支部书记土登啦请求赞助该村一位贫困户家庭大学生扎西的每月生活费600元,2012年9月份开始赞助,直至其毕业。

2012年9月17日,远大公司驾驶员益西的妹妹西绕卓玛去年胃癌住院大手术,当时别人6万元债务,今年6月份开始天天催债,洛桑金巴知道情况后捐助了5000元。

2012年9月27日,红墙公司销售部色珍上半年爱人的母亲重病住院,后来去世,下半年她自己的父亲病重住院,诊断是胃癌,现急需钱去内地治疗,洛桑金巴捐助1万元。

2013年,藏医院驾驶员次旦扎西(已去世)女儿德措上初中,德措母亲次旺曲珍在藏医院住院部当清洁工,每月工资1000多元收入,两个人的生活有一定困难,洛桑金巴2013年从3月开始,每月给德措上学生活费600元。

2013年5月3日,自治区高法驻日客则、萨嘎县、雄如乡、麻亚村第二批工作队队长扎西顿珠同志的要求,他们村的60多户老百姓的房子危房,请求赞助50吨水泥。能为群众做事,我愿意,洛桑金巴私人买了50吨水泥送给高法工作队,价值,3万多元。

2013年6-7月,林周县尼姑寺庙(偏地管巴)要求公司帮助水泥12吨,曲水县热堆寺庙3吨水泥,可是公司帮助不可能行,洛桑金巴自己购买了9000元的水泥。

2013年8月7日,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加木村五组新建组里活动房,因缺少资金房内家具无法购买,洛桑金巴资助1万元解决问题。

2013年10月21日,在堆龙德庆县人大副主任群培(原东嘎镇党委书记)同志的倡议下,为他所管辖的古荣乡6个贫困大学生捐了6000元。

2013年12月7日,堆龙德庆县东嘎镇桑木村四组组长小巴桑次仁找到洛桑金巴,说村民扎堆病情严重住院,家庭出现特困,请求经济上的帮助。按照请求,洛桑金巴资助扎堆家庭1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