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这次去日喀则,是为了去上次拍了主题照片的那所小学看看,顺便拍个纪录片。”王伟涛笑着说,“虽然之前也去过几次,但是有一段时间没去,还是挺惦记的。”
这所学校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就是一座平凡的学校,但对于王伟涛来说,这所学校就是他的梦想开始的地方。“在一次采风中,无意间发现了这所小学。虽然以前采风的时候也带着一些物资,遇到需要的人就送出去。可是自从去了那所小学回来之后,就觉得心里有些事儿放不下。后来在那里拍摄的照片得奖了,有很多朋友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我,说要帮助他们。”
这所小学并不仅仅实现了王伟涛的“摄影梦”,而他的“公益梦”也从这里开始萌芽。“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对于这所小学来说很微弱。但是很多人通过我的照片知道了这所偏远的小学,也希望自己能付出一份力量。我真的十分感谢这些支持公益的朋友们。”王伟涛认真地说。
而对于王伟涛来说,那些远在日喀则的孩子们就像是他的学生一样,总是让他想念着,牵挂着。而这次王伟涛出现在学校时,孩子们一窝蜂地涌出来,围着他,亲切地喊他王老师。王伟涛说:“那种感觉就像他们是我的弟弟妹妹,我离家好久终于回来了,他们出来迎接我一样。”
他想为学校成立基金会
“其实在此之前我就想为这个小学成立一个基金会,这次去了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虽然现在国家实施了‘三包’政策,但是我想让孩子的课余生活更丰富一点。可是我知道,成立基金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而且现在一些基金会的公信力不像以前那么好了。”王伟涛说,“所以现在想想,要是有时间去忙那些事的话,还不如多往那里跑几趟,多筹集些东西给孩子们送过去。”
当初,王伟涛找到这所学校拍照片时,这个小学所有的体育设施是一位老师的一个排球。学生们把它当篮球打,当足球踢……用任何能够想到的方式玩耍着。虽然没有成套的体育器材,校舍也很简陋,但是孩子们依然纯真快乐。
“他们的眼睛特别明亮,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每次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以及对那些孩子的印象时,王伟涛总是这么说。
其实,在王伟涛最初想成立基金会时,有些人觉得他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帮助这些孩子。当时王伟涛有些赌气地说:“我不靠这个公益基金成名,也不用靠它赚钱,只是想帮助这些孩子们,为什么总有人来追究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呢?有这个精力还不如去帮帮需要帮助的人。”
孩子们都说长大要成为他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王伟涛尽职尽责,跟学生打成一片;从一名摄影师的角度来说,王伟涛如此年轻就有了一定的成就。这些,足以成为他骄傲的资本,可是他并没有浮躁,而是更踏实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帮助这些孩子,就是他想做的事。
“这次去了学校之后,感觉给他们的帮助不是钱能够解决的。这所学校只有一个老师,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够提供师资力量上的帮助。”作为一个老师,王伟涛说他能够感觉到这所学校的唯一一位老师所承担的压力。
王伟涛说:“这些孩子就像是我的学生一样,虽然不是能给他们上课的老师,但是我真的很喜欢他们。希望这些好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这次去的时候,随行的一个朋友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其中一个小男孩的回答让王伟涛感动了很久。朋友问道:“你们长大了要做什么?”那个小男孩很认真地回答说:“等长大了,我要成为像王老师一样的好老师,帮助更多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有些着急,男孩的声音有点急促而紧张,王伟涛说他在旁边听到这句话,感觉自己做的不仅仅是给他们提供些物资那么简单。
采访的时候,王伟涛一直笑着,但是笑容还是难以掩饰他的疲惫。但是一说起那所学校,那些孩子,他就有了精神。而在聊天的过程中,王伟涛一直重复着一句话:“或许,我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帮助他们,这就是我想做的,也是我坚持的。”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