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把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采取集中示范、注重结合、典型引导、强化宣传等方式,大力弘扬雷锋精 神,积极践行服务理念,让爱的暖流涌动雪域高原,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为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
今年3月5日,日喀则市火车站广场前,一群身着蓝色衣服的志愿者特别吸引人眼球:他们或在忙碌地帮乘客拿行李,或协助车站工作人员维护出站秩序,或在指导 乘客怎么出火车站。志愿者杨鹏一边忙着一边告诉记者:“在新的一年里,我要用自己的爱心,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把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2012年以来连续几年的3月5日,全区7地(市)、74个县(区、市)组织各级党政军、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学雷锋为民服务一条街”、“学雷锋送温暖献 爱心”和“学雷锋美化净化市容”等集中示范活动,通过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提供法律法规咨询、组织开展送医送药、帮扶慰问困难群众、播放反映雷锋精神电影等 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吸引群众参与,弘扬雷锋精神,高扬社会正气,近80万人次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间300余万小 时,扩大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在我区掀起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潮。
此外,我区还结合实际,重点开展“保护拉鲁湿地”、“保护珠峰生态环境”和“保护青藏铁路沿线(西藏段)生态环境”等保护山川河流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招 募学雷锋环保志愿服务者2800多名,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参与义务植树、清理白色垃圾等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12500小时,打造了学雷锋志愿服 务品牌,形成人人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局面。
用榜样的力量感召身边人
“门巴将军”李素芝、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格桑欧珠、色玛……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身边榜样,展示了西藏“雷锋”的道德事迹和文明风采,为全区各族人民树立了榜样,提供了标杆。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激励引导人们弘扬践行雷锋精神,我区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设立“寻找身边的活雷锋”、“学雷锋献爱心”和“新时 代的雷锋”等专题专栏,发现挖掘身边的凡人善举,褒扬好人好事,传承雷锋精神。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通过推送展示雷锋语录,开展学雷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 务等活动,重温雷锋经典语录,阐发雷锋精神的当代意义,激发人们的善良意愿,推动志愿服务深入开展。社区宣传栏、城市广场广告牌、出租车LED顶灯等社会 媒介,大规模刊播雷锋语录、雷锋形象,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全区各级“道德讲堂”的规定动作,让人 们感受雷锋的崇高境界,激发道德热情、参与道德实践。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重要内容,策划制作了一批平面、广播、影视类公益广告 在区内各主要新闻媒体上进行高密度、多频次的刊播,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区评选表彰了50个“学雷锋便民警务示范岗”,50个“学雷锋标兵单位”和50个“学雷锋出租车队”,依托“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评选表彰“身边的好雷锋”230名。
让学雷锋志愿服务热在高原
“为了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各地各部门十分注重结合,让活动热在高原。”自治区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评价说。
——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全区5456个驻村(居)工作队开展帮贫助困、捐资助学、环境卫生等学雷锋志愿服 务活动,做到每个驻村(居)工作队就是一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5456个驻村(居)工作队学雷锋做好事献爱心累计17万余件。
——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便民警务站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全区683个城镇便民警务站开展日常救助、交通咨询、服务为民等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每个便民 警务站就是一个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示范岗。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区683个城镇便民警务站学雷锋做好事献爱心累计5万余件。
——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立足岗位作奉献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单位和窗口行业,以创优质服务为目标,深入开展“创文明行业、促跨越发展”和窗口行业“三亮三评三比”活动。
——在各中小学校,深入开展“读一本体现雷锋精神的书、看一场反映雷锋实际生活的电影、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开一次弘扬雷锋精神的班队会、写一篇 感受雷锋精神的心得体会、参加一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六个一”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崇尚雷锋高尚品德,感悟雷锋时代精神。
……
学雷锋活动已成为雪域高原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