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河边孤独的徘徊,您是天上的彩云对我微笑;当我在深夜里孤单哭泣,醒来时您给我温暖的拥抱;每一个双休日的早上,我站在窗口把您殷切期盼……”
每当日喀则市第二福利院的孩子们念起这首诗歌,总是满怀深情。据了解,在上海对口援建的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里,有120多名学生是来自日喀则市第二福利院的孤儿。援藏的上海男教师们把无尽的爱投向这群特殊的孩子,从学校到福利院,从学习到生活,从物质到情感,幼小心灵有了这群“上海阿爸”的关怀,便不再孤单。
藏族孤儿有了“上海阿爸”
援藏教师与福利院架起“爱心桥梁”
作为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工作队队长,傅欣从接受援藏任务的那一刻起,就舍弃了三年陪伴女儿的时光。但是到了雪域高原,他有了更多需要陪伴的“孩子”,日喀则市第二福利院的孤儿们成了他新的“牵挂”。
出生5个月就被送到福利院的藏族孤儿小丹增,刚来时还是那么孱弱无力。傅欣第一次见到小丹增,便心生怜爱,认养了他。那时,嗷嗷待哺的小丹增只有青稞粉喂食,傅欣便送来婴儿奶粉,甚至特意托人从千里之外买来进口奶粉为小丹增补充营养。
喂食奶粉,为他穿上保暖的冬衣,陪他玩玩具,送他去检查身体……傅欣总是抽出时间到福利院来看望小丹增。小丹增一天天地长大,两颊增添了红扑扑的健康气色。每当看到“上海阿爸”过来、抱起他,那两只亮晶晶的眼睛就透露出欢喜的笑意。
此外,经过傅欣的积极接洽,援藏的上海教师们与日喀则第二福利院架起了爱心结对的桥梁。孩子们生日了,“上海阿爸”送来甜蜜的蛋糕,为他们点亮成长的烛光;中秋佳节到了,“上海阿爸”留守高原与孩子们分享月饼、邀赏明月;孩子们的衣服破了、缺少文具用品了,“上海阿爸”便积极和自己所在的上海单位联系,发动更多的人为福利院的孤儿献爱心。
福利院负责人贡宗老师说:“援藏老师来了,节假日孩子们有人陪伴了,衣服鞋子有新的可换,一些教学设备也终于被利用起来,真心感谢上海援藏老师给孩子们送来的温暖与感动。”
“从上海捐赠的物资如今已经放满了两个大房间,满满都是大家的热心与爱心。”傅欣说,国家政府和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已经给予福利院的孩子充足的物质保障,他们更需要的是陪伴,上海教育援藏的老师所弥补的正是这点。
福利院里开设“公益课堂”
孩子们开朗了、“笑得更灿烂了”……
每逢星期六、日,在教育援藏工作队里,没有上课任务的老师便会来到日喀则第二福利院开展“公益课堂”,为福利院的孩子进行个性化学习辅导,培养兴趣特长。援藏工作队的老师几乎全科全员上阵,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在语文、历史阅读、音乐欣赏、儿童绘画、室内体育、信息科技等学科方面辅导孩子。
上海市同济初级中学的援藏教师管友云给福利院的孩子们上的是音乐课,他说,西藏的孩子本身就有爱跳爱唱的好传统,但是福利院的孩子都是孤儿,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也不像其他孩子那么开朗、快乐。
“但是每当我们去看他们,孩子们脸上都会增添了许多笑容。所谓我们宁可在经历了学校连续一周上班后,仍然愿意拖着疲惫身体去这里,只为了福利院孩子脸上多一些笑容,多一点开心。”
来自上海市松江区张泽学校的援藏教师孙晨亮,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担任的是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虽然学校里的教学任务繁重,但他依然坚持利用双休日时间到第二福利院给学生进行文化内容辅导,并给结对的几名孤儿带去了关怀和问候。
“在福利院里,孩子们都把援藏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了,在学习知识之外,孩子们还因为有了陪伴,心情更开朗了、笑得更灿烂了。”孙晨亮说。孩子们还兴致盎然地给他取了个藏文名字——“云旦加措”,即是“知识渊博得像大海一样”的意思。“这说明我的努力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很令人感动。”
两名孤儿考上内地西藏班
爱的“格桑花”在日喀则延绵盛放……
据了解,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的2000多名在校学生中,有127名是来自第二福利院的孤儿。在“上海阿爸”们的关怀与帮助下,127名孩子“一个都不能少”,学习成绩日益提高,精神状态也更加积极开朗了。
在今年的小升初考试中,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就读的两名福利院孩子顺利考进了内地西藏班。特殊的孩子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这样的消息无不振奋了整个福利院,也令上海的援藏老师倍感欣慰。
大爱无言情洒高原、丹心一片梦圆雪域。“上海阿爸”和他们的西藏孩子谱写了雪域高原上最感人的亲情赞歌。来自上海市育鹰学校的援藏干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副校长陈前特别为孩子们写下了这首《天使的爱》:
……
是您
上海援藏老师
从千里之外的东海之滨
把幸福带到我们的身边
那么贴近
那么温暖
那么灿烂
这不仅是您
更是祖国给我生命的至爱
……
格桑花开,雪鹰翱翔。临别的钟声敲响,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中的36名老师已结束一年的援藏生涯。看着这群“上海阿爸”离去的身影,孩子们又默默念起心中的诗句:“离别不是分手/而是我们梦想的启航/您的恩情您的教导您的鼓励/是我生命航船的双桨/将陪我乘风破浪/终会有一天/我生命的小舟/会游到东海之滨/用成功/用挚爱/用奉献/向您致敬……”
“上海阿爸”们相信,爱的格桑花,还会在日喀则第二福利院,延绵盛开。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