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叔叔”“好心人”“向您学习”,最近,这样的字眼在余洪亮的手机里不断出现。6月底,余洪亮借助本报平台发布了一则资助准大学生的消息,一时间,这则爱心资助消息传遍了我区各地。这是余洪亮首次给准大学生提供资助,最初他计划至少资助10名西藏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每人一次性资助5000元,帮助他们勇敢地迈进大学。不过,通过这段时间孩子们提交的资料,余洪亮感到“心痛”,他和朋友们决定将资助名额增至20个,让更多孩子得到帮助。
听到余洪亮的心事 朋友也决定出一份力
从6月份,余洪亮在本报发布资助准大学生消息后,他就将学生们提交上来的资料仔细整理成册。每本资料都有100多张,平均包含了近百名准大学生的信息。余洪亮说,粗略估计,一个多月来,他接到了300多个相关来电,成功提交资料的近260人。
余洪亮的手机里满是陌生的电话号码和短信,微信里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条相关留言。这些信息里有家庭贫困的孩子给余洪亮发来的情况说明,也有驻村干部亲自向余洪亮推荐的困难孩子。
几百个电话,带给了余洪亮巨大的工作量,接电话、咨询、登记,第一天,余洪亮就忙到了夜里12点。而更让他感到心痛的是筛选阶段,“孩子们都有求学的理想,家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舍弃哪一个都很心痛。”尽管余洪亮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资助标准:优先选择单亲家庭、低保户、贫困户、孤儿这类孩子,但面对这些对知识渴求的孩子时,他实在难以抉择。
“后来,我跟朋友提起资助准大学生的事时,他也决定资助10人,现在我们总共可以资助20个孩子了。”余洪亮说,这个朋友是他在深圳做义工时结交的,两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并愿意去帮助别人。
即将公布最终名单 希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余洪亮说,这项工作进入到了最后的筛选阶段,预计下月初可定下最终获得资助的学生名单,并向他们发出领取资助金的邀请,8月13日将统一发放资助金。“我邀请了跟我一起提供资助的朋友,8月13日,他也将一起参与资助金的发放。”余洪亮说。
最让余洪亮感到温暖的是,有一些市民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给余洪亮打来电话,不为寻求帮助,只为了向他的行为表示支持和鼓励,这给他带来了深深的感动。
那天,余洪亮接到一个网名为“怪人珍”的好友添加信息,当“怪人珍”发来第一条信息时,余洪亮立即回复了一条请对方将相关资料提交的消息,但“怪人珍”却说:“我是一名大一学生,不是来寻求资助的,我只想跟您说,余叔叔您现在就是一盏明灯,您点亮了他们上大学这条道路。”
余洪亮认为,学习在人生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有的同学可能因为几千块钱的路费就放弃了大学,没有勇气走进大学的校门,这样很不值得,希望通过自己星星之火的力量,帮助他们勇敢地走进大学,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余洪亮说,最难的事情就是开始,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勇气去上学,就真的与大学无缘了。“一旦孩子们走进校门,他一定会被美好的大学吸引,会被更高深的知识吸引,即使以后仍然有困难,他都不会轻易放弃了。”
在那一页页的资料中,余洪亮仔细阅读着每一个人的故事,并且用醒目的记号笔标注了孩子们的大概情况,真心希望自己的微薄力量可以帮助到他们,也希望孩子们都能用知识充实自己。( 记者 李影)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