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人大会议审议。纲要草案提出今后5年,北京将调控人口规模,在执行准入政策的同时配置进京户籍指标,实行户籍指标调控。(1月16日 中新)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户籍人口总量1972万,早已突破国务院批复的确定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明白了北京缘何年年治堵年年堵,随着北京人越来越多,北京市的交通越来越堵几乎成为定数,再高的智慧也只能望着人潮人海而兴叹。正因为如此,此次北京发展纲要草案中才特意提出调控人口规模,而这也被认为是解决诸多大城市病的釜底抽薪之策。
北京的人口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但是,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却是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北京市提出的办法是调控,配置进京户籍指标,这个办法堪称老办法了,其基本的思路是堵,堵住源头源源不断的活水,似乎北京的人口总量就不会增长了。这一办法能否奏效让人担心,因为北京的人口总量几乎是一路伴随着调控政策而增长的。
解决北京市人口过多的问题,适度的调控肯定是必须的,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弄清其背后的真实原因。事实上北京的人口难题,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同样严重,那么,为什么明知这些大城市房子贵、交通拥堵,人们却还是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些大城市呢?答案是这些大城市中有更多机会。那么,为什么这些大城市机会特别多呢?答案是资源配置严重向这些大城市倾斜。
我们现在搞市场经济,其核心标志就是通过市场来实现资源配置,而不是通过国家的计划。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不能不说的是,在很多方面,资源配置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有形之手来完成。正是因为如此,发展的不均衡才显得格外严重,其重要表现形式就是,越是高级别政府部门所在地,发展得就越好,人口就越多,奥秘就在于高级别政府部门占有着更多资源。
因此,要想不再让北京等大城市继续膨胀下去,就必须把攥在这些大城市手里的资源配置权力分散出去。我们习惯说北京是我国的中心,而中心前面的修饰词则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很多选择。所谓术业有专攻,城市也一样,不能大而全。这方面学者的研究有很多,比如可以尝试把大学迁移到小城市,其实国外很多著名大学甚至是在小镇上。
如果北京继续充当各种各样的中心角色,那么,就像撤而不退的驻京办一样,人口多的问题,以及附着在人口之上的拥堵、高房价等等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反而使得调控人口也发展成为一种权力。这些年来,进京户籍指标始终控制得很严,因此始终炙手可热,还发生了央视女记者被假官员以指标为诱饵而骗财骗色的故事,但人口总量却在飞速发展。前车之鉴,后人当深思之。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