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和驻苏丹使馆立即启动了应急机制。中方敦促苏方在确保中方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搜救,并发出特别提醒,建议已在和拟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及北、南科尔多凡州的中国公民和机构加强安全防范。
本次中国工人遭劫持不是恐怖袭击,中国公民是在当地冲突中成为反政府武装的人质。此次遭劫持事件,也不同于派驻海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遭遇的人身风险,而是中国劳务输出人群再遇海外安全风险的又一起重大事件。
中国已是全球外派劳务输出大国,中国公民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走出国门,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合作。这既推动了国家融入全球化,带动中国相关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凸显了中国海外公民的人身安全问题。相比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外出劳务群体遭遇风险的可能性更大。他们中有很大部分人工作在油井、公路、铁路或其他基础设施领域,作业地点相对偏远,远离城市,保护工作往往更为艰难。
中国对外经贸合作已有很长历史,无论是在政策规范上,还是在企业自主性上,都有很大进步。对于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国家政策对安全风险评估有要求,企业自身对风险也会有自己的考虑与判断,但各种不可控因素叠加交织,使得判断与考虑有时很难做到全面准确。
企业面临的风险无非市场和非市场两个方面。市场风险包括经济形势的变化、合同纠纷、雇主破产或违约、劳务人员脱岗等等,非市场风险则包括自然灾害、当地政治安全形势、社会治安状况等因素。
我们认为,对于海外投资、劳务输出而言,动荡局势、政治冲突、恐怖袭击等非市场风险评估尤其需要摆在重要位置。这既因为人身安全是第一位,也处在国家利益首位,也因为这些风险是可能影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参与国际市场的整体因素,直接威胁到东道国所有投资企业的利益。
此次中国工人遭劫持的地区长期存在冲突,近年中国公民海外遇袭,也多发生在局势动荡地区或“高危”地带。中国企业要“走出去”是方向,但不断出现的海外公民人身安全事件促使我们思考,“走出去”要怎么走,走到哪里去,怎么评估进入的市场所处的总体安全形势。
我国对外经贸政策对境外安全风险高度重视,但对海外市场风险我们应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一个局势持续动荡的地区,企业还要不要“走出去”,如果日常风险潜伏不断,是否仍要坚持加强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外派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如果一个地区冲突频发,容易波及到中国人,加强提醒与事后援救虽然必要,但是否足够?
一个企业的海外劳务输出行为不是国家行为,但海外安全评估不只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建立对外劳务合作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应在更深层面进入国家、政府和企业的议事日程。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