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很多学生在称呼自己的老师时,一般都以课程加老师二字代替,如:化学老师、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现在学生不知道老师的名字,这个情况我曾经没有留意到。而现在我却开始为此反思。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的道德观念。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活都不昌明的古代,先人们都将尊敬师长作为美德,作为修身立德的标准。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孩子们却连老师的姓都不晓得,这到底是何原因呢?
在我看来,造成孩子说不出老师姓名的因素有四:一、教师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忽略了自我介绍的环节;二、教得一般,没必要你知我知;三、“我是老师”的师道尊严,不屑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姓名;四、教师的个人魅力不足。
这四个因素的形成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形成因素一的原因在于,有些老师对第一堂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选择直接将本学期的任务、所教科目的内容甚至整本书的内容概述一遍,更有甚者会忙于公布课上的几准和几不准条例,有的老师则直接进入第一课的学习。形成因素二的原因在于,教师的不自信,每个教师总会有不同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教师介绍自己,让学生了解自己,从而赢得学生的认同,及早地开展相关工作。形成因素三的原因在于,有些老师传统师道尊严在作祟,他们认为,老师就应该是老师,与学生间的角色鸿沟必须清清楚楚,在他们看来,对老师的指名道姓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就是对传统师道的无视,认为高高在上的自己不应该也没必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名字。形成因素四的原因在于,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现,学生经常会议论,议论他们喜欢的某位老师,期待着他的下堂课尽快来到;议论不喜欢某位教师,连名字都不愿意提起。
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在我看来,首先,对一名教师来说,开堂第一课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收取和反馈相关信息,虽然一名教师不可能在第一堂课的时候记住所有孩子的名字,但自我介绍的环节却不可不做。介绍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敢于自我介绍和表达能力。这样,你和学生的距离在不知不觉间会少一堵隔离的墙而多一些温馨的认知。虽然它只是所有认知的开始,但却是你为开展教育工作打下的重要基础。
其次,即便你在专业和管理上都有不到位的地方,你都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告诉给你的每个学生。因为你在告诉他们的那一刻,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时刻已经到来,无论它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在告诉孩子们你名字的那一刻,进步的号角已经吹响,你将要向着更高、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了。
再次,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学生连老师姓氏名谁都不知道,又怎么能“亲其师”呢?西方的文化提倡人人平等,允许学生直接称呼自己的名字,我们的文化也是提倡平等的,只是方式与西方不同而已。
我们的文化中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学生直呼老师的姓名显然不符合传统的文化传承,但是这个传统和美德并不意味着你要对自己的姓名三缄其口,尤其是对你的学生。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认识之初,应该向学生大胆地“推销”自己,“营销”自己,获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出学习的动力,尽早进入师生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吸引的状态,从而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最后,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强调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所谓“己不正焉能正人”,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可以这么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人格的影响具有导向、凝聚、使学生亲师等多种功能,教师的良好人格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渴望,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如同一种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他的周围;富有魅力的教师能以独特的教育风格,使学生迷恋而爱听他的教诲。
以上为个人对教师自我“推销”意义的观点阐述,下面谨以个人开堂第一课为例,希望与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同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开堂第一课的环节个人觉得非常重要且有重大意义。我在上开堂第一课的时候,自我介绍的环节几乎贯穿了整堂课。
1、自我介绍环节:最好是板书教师自己的姓名、所担任学科、个人喜好,需要不失真且与学生产生共鸣。同时说明自己的课堂要求,绝不强加框框条条,但不违背教学规律。
要求:氛围轻松、态度诚恳、语言精炼、语气清新幽默。
目的:消除学生对新环境恐惧症、淡化学生的紧张情绪。
时间:不超过3分钟,更多的时间要留给真正的主角——学生。
2、学生自我介绍环节:姓名和毕业学校、兴趣爱好、个人优点。别担心失真,即便孩子将缺点反过来说成优点,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了,改掉它们的发条已经开始工作,这可是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求:(1)、请同学起立回答,教师的观察工作开始跟进。起立回答是双方尊重的绝对需要,一来学生感知与教师的双边平等交流,二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敢。
(2)、教师认真地聆听和注视,眼神和表情要蕴含鼓励和赞许。
(3)、附加简单的提问,绝不是知识问题,如:他们喜欢的公众人物。有些教师和家长认为对公众人物的崇拜是一种过错,对此我不认同。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审时度势,有些公众人物虽兼具不好的一面,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有一个为自己的梦想而发奋图强的过程,这点恰好能培养学生的坚韧和耐挫意识。
时间:耐心地听完孩子们的介绍。教师做到不打断、巧纠错、送掌声。
3、你所教授的这门课的魅力在哪里。答案:第一次亲密接触。
介绍你要讲授的这门课,从学生们对这门课的理解开始。也许学生们心目中的答案是五花八门,但他们正在等待着你的介绍。时机成熟,把这门课在孩子们好奇心和轻松氛围中郑重地予以介绍。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开堂第一课,通过3个介绍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科目之间都形成了初步的认知。
美国著名作家,成功学励志专家拿破仑·希尔说,人人都是推销者,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推销自己——不论是在工作、生活或是爱情中。推销自己,就是让别人注意到自己,做人生舞台上的主角;推销自己,就是让更多的人接受自己,自然地融入人际关系中;推销自己,就是完美地展现自己,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成功地推销自己,让人生因为推销自己而变得不一样,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你从内到外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从行为到态度上不断地纠正自己。然后,别人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你,你也会因为自己的改变感到惊喜,最重要的是你会离成功越来越近。让我们再次感受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箴言吧:“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努力在某件事件上表现自己,表现出自己的优点来。在某种好的东西中来认识自己——善于支持人的这种高尚的志向是多么重要啊!教育者往往在那么长久而痛苦地寻找的那种自我教育的强大推动力,不是就在这里吗?应当在心理学讨论会上提出这个问题:人的表现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使人尽量地努力在好的方面表现自己呢?我深信,一个人想在某个好的方面表现自己的愿望越深刻越诚挚,他在内心对自我纪律的要求就越高,他对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就越加不肯妥协。”
老师们,请试着亮出你自己吧,学习是个快乐的过程,它不仅包含着对知识的信仰和渴求,更重要的在于它是精神境界的升华和启迪,而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彼此的认知才能更加贴近,从而成就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