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社会焦点

姜泓冰:争吵抱怨不如合力而行

2015年02月01日 03:35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姜泓冰
分享到:    

    “不反对、不支持、不参与”,据说这是湖南省教育厅一位办公室副主任对“乡村教师培训”活动的回复;“不努力、不作为、不要脸”,是该公益项目发起人、著名电视人崔永元在个人微博中针对湖南省教育厅的愤怒回应。

    有着数百万粉丝的崔永元微博发飙,很快便众议汹汹。压力之下,湖南省教育厅很快通过本地媒体回应,值得赞赏的是,这份官方表态里没有怒目相对打口水仗,虽有些显“官腔”,却称得上理性克制、就事论事,最有情绪色彩的一句表达,也只是说对小崔的表态“不理解”。

    曾经参与过“乡村教师培训”计划的部分活动,对该活动实施理念、组织方式都十分赞赏,项目不大,立意却深远,做事也踏实。“乡村教师有梦想,才能带着孩子飞翔”,虽然依靠社会捐助每年只能培训一两百名乡村教师,但它影响的是一座座乡村学校的教育观念、是成千上万乡村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去年夏天小崔怒斥某些教育部门或学校“领导”混迹乡村教师中间“蹭培训”,要求他们补交培训费的“眼里不揉沙子”之举,让人更生敬佩和信服。

    然而这次,小崔的发飙似乎有些过了。如果湖南方面的回应属实,那么很有可能是培训活动的某个承办者未能很好地完成“公关”使命,也没有将来自政府方面的信息完整、全面地传递给决策者,误读之下,让心急的小崔做出了有些意气用事的表述。

    事实上,这场不大不小的冲突,恰恰反映了当下正处在蓬勃兴起阶段的民间公益组织在与仍习惯于传统的指挥、控制者角色和“打官腔”态度的政府部门之间,在如何相处、合作、对话时的互不适应。

    新兴的民间公益组织与政府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各有一套的话语体系、管理发动程序和立场观念。而在现阶段的中国,一方要退出“全能政府”走向“小政府大社会”局面,另一方还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经验、力量都不足,亟须扶助支持和逐渐规范、独立。惟有二者合作,方能让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将可贵而有限的社会捐助,用在扶贫惜弱、裨补缺漏的急难处,可以切实改善民生、促进和谐,造福弱势群体。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今天的中国社会,最需要的恐怕依然不是争吵抱怨而是合力前行。尤其是在崭新的非政府组织、公益类活动中,“官”“民”之间如何对话,如何合作,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经验可循。首先需要的,可能就是一个端肃平等、积极合作、“听懂”对方话语的态度,而不要摆出“施者”姿态,动辄张扬“不支持”“不要脸”之类互投“三不”式的做派。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