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社会焦点

赵勇锋:对大学生学非所用不必过于忧虑

2015年02月01日 03:35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记者 赵勇锋
分享到:    

    近日,《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在京发布,对2011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蓝皮书显示,2011年大学毕业生中有70万人处于“低就业”状态:即从事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并且在本地区月收入处于最低的25%群体。(6月12日《北京晨报》)

    一些媒体在发布这则新闻时,使用了这样的标题:《就业蓝皮书:70万大学毕业生“学非所用”》。这个标题略嫌耸人听闻。诚然,从调查结果看,我们的大学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上与社会需求有相当的差距。然而,对大学生就业中“学非所用”过分强调、过多忧虑,也是不必要的。

    首先,一定程度上的“学非所用”,是一种合理的现实。无论大学的专业设置如何具有前瞻性,都必定滞后于社会需求,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尤其如此。对于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们来说,他们也许选择了一个现在很热门的专业,但四年之后也很可能遭遇人才饱和的现实。因此就职业教育来说,大学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们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立足于“终身教育”,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另外,应该注意到,对“学非所用”的忧虑隐含了这样的逻辑:既然学生从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与他们从事的职业毫不相干,那么大学教育对他们来说就毫无意义,这样的大学教育自然也是失败的。这样的逻辑实际上基于大学教育“一切为了就业”的前提,严重背离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最高目标。早在近一个世纪之前,蔡元培先生就曾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其言振聋发聩,足以使我们深思今天大学教育过于功利化的现实:难道职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唯一使命?难道就业率是评定一所大学品质的唯一标准?

    北大教授钱理群有一次做“鲁迅研究”的讲座,一位大学老师向钱老提问,要求钱老举例说明“鲁迅课对促进学生今后就业有什么作用”,钱老听后“一时语塞,手足无措”,但心中“隐隐作痛”。作为一名在大学教授文学课的老师,钱老的窘迫和“心痛”笔者感同身受,因为经常会有学生质问:“学文学有什么用?”当学生以“有用还是无用”的标准来选择知识,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和浮躁可见一斑。当大学丢弃了对理想和精神的坚守,沦为实用主义肆虐的“职业培训所”,这才是更值得忧虑的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