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李天扬:深圳地铁票价为何只选最贵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李天扬
分享到:    

    上有国务院通知、下有听证会意见,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不放在心里。他们的眼里、心里装的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机制上保证,事关百姓利益的事要让百姓说了算。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几年前的贺岁片《大腕》中,李诚儒有句经典台词——“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许多人对这句话过耳不忘,只因为这八个字道出了世道人心。

    千万别以为只有钱多得烧得慌的人才会这么干,一些执掌公权力的人,有时候也这么决策。比如,有财大气粗的财政局买iTouch4当U盘使;再比如,深圳地铁票价新方案出炉,在三个备选方案中,选了最贵的那一个。

    我等普通市民,对专业性很强的方案,要弄明白不容易。但是,根据深圳市发改委的说法,我们也不难看出决策者的想法。三种方案相比较,方案三比方案一每年减少收入4400万,比方案二每年减少收入8500万。

    而他们恰恰选择了最贵的方案二。容我换一个说法吧,这其实意味着深圳的地铁乘客每年要多支出8500万元。那些要乘坐地铁上下班的工薪族也不难算出,自己每年要多支出多少。

    方案一公布,深圳市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选最好只选最贵”。但是,决策者可不这么看。发改委价格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三种票价都符合地铁票价的定价原则,既然都符合定价原则,选哪个方案都不奇怪。”那么,请允许我们问一句:既然都符合定价原则,为什么不选最便宜的那个呢?

    选最贵的,对还是错?当然错。理由有二:

    其一,没把听证会放在眼里。方案一公布,就有听证会代表致电媒体,表示此结果令自己“非常意外,消费者代表的建议在结果中全部没有体现”。今年9月中下旬,地铁票价听证的话题就曾在深圳引发强烈关注。听证会上,既然拿出三个方案来听意见,那么最终选哪个,应该以听证会上的主要意见为依据。可结果是,消费者的意见“全部没有体现”。深圳此举,无非是让本来名声就不太好的听证会再添一个反面典型而已。

    其二,没把国务院的要求放在眼里。11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出台这一《通知》,背景无疑是CPI高企,民生多艰。《通知》第九条明确指出:“有关部门和地方要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对已经确定的调价方案,要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完善配套措施,审慎出台。”按照这一精神,深圳地铁调价,哪怕是选择最便宜的方案三,也要审慎出台。据了解,深圳方面在11月25日,还出台了配套的“实施意见”。可是,深圳方面竟然丝毫不考虑社会承受能力,作出了“只选最贵”的抉择。这样做,颇有“说一套做一套”的架势。

    上有国务院通知、下有听证会意见,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不放在心里。他们的眼里、心里装的是什么呢?是钱和部门利益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机制上保证,事关百姓利益的事要让百姓说了算。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