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秦枫:维护中国海洋权益迫在眉睫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南海网    记者 秦枫
分享到:    

    新年伊始,我应中海油邀请去看南海,实属机会难得——去年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发生后,我曾经联系中海油询问有关派开采设备前往东海春晓油气田的事情,但当时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中海油没有回应。 中海油2010年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国家兴奋、海油人兴奋,从资源供给的角度来说,国人们也都应高兴。所以我就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巡游了东海南海。南中国海,多少年来一直是有争议地区,对我来说,无论何时都会关注。

    由于划界主张的差异,中国目前周边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有104万平方公里的盆地面积存在争议,属于敏感地域,这就包括南沙群岛周边,也就是南海南部。南海探明的石油储量230亿吨,加上天然气,整个油气资源超过400亿吨。这也是其他东南亚国家垂涎的原因,所以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都在加紧开发(离他们近是一个原因,有外来的技术支持是另外一个原因)。在美国的帮助下,越南的开采已经超过了千亿吨,主要是在北部湾。马来西亚虽小,但是是深水技术强国,在南沙有48个岛屿,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四五个,按照马国的说法,和中国有争议的仅为一个,这也许和中国官方的说法极为不符。而中国呢,因为技术能力达不到深海开采,所以还没有接近这个我们拥有主权的区域。

    我这次也只能乘坐海上直升机,抵达水深一百多米的南海北部的钻井平台“南海二号”上眺望茫茫南中国海。深海开发,中国刚刚起步。虽然已经制造出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但是深海开采所需要的能力,是一整套高精设备,除了钻井船,还要有起重铺管船、物探船、多功能勘察船等大型装备成为装备船队才有战斗力。

    可喜地是,2011年陆续投入运营,但是在南沙附近海域打上我们的油还要多久?我问了很多船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家基本是无语,或者说不会很快、也不会很慢,总之尚需时日。这样不给力的话,一定是实话,一定是实在没办法再编得形势一片大好了。从他们的无奈中,我明白中国深海开发还差得很远。

    我特别问了海上石油工人,是否认为需要军队防(护)卫来开发深海?回答是“当然需要!”但是海军的实力太有限。我们慢慢等。

    看着资源白白流失到别人家里,谁心里不急?但是,中国后发制人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海洋石油981这艘超深水钻井平台就比西方少走了几十年的研发道路。所以还是要有信心——我是说,对技术和研发的决心。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政治应该配合中国的资源战略,还是牺牲资源来配合务虚的政治?

    有些事情让人十分无奈。比如,中海油担心采访内容包括南海东海问题,挨某些部门官员的骂,原因是“不符合国家政治利益需要”。我想问的是:翻译出身的官员们拎着公文包和越南讨论海上问题、南海争议十几轮,有什么实质性对中国有利的结果吗?对自己的企业强硬,对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的侵占行为却睁一眼闭一眼,中国石油需求的对外依存的已经是55%,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80%,请问国家利益应该是能源安全利益呢,还是所谓的“睦邻友好”?官员们所谓的政治利益是否是不被孤立和包围的地区友好?但我们总是搁置争议而忘了共同开发,导致我们自己被一点点踢出局了。

    在能源安全问题上,是政治妥当和国家利益哪个更重要?中国要扩大管控海域、维护在全球的海洋权益的任务迫在眉睫,请南沙争议谈判者在南海问题的政策决定者强硬一点吧!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