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是不可避免亦可以理解的。在“入园难”还是普通人心目中挥之不去的愁苦的时候,由大多数普通人共同创造的财富以财政支出的方式让少数人享受到超国民待遇,这是不公平的。
其实,“财政供养机关幼儿园”本算不上新话题。早在7年前,就有广东省人大代表提出质疑,用省级财政供养幼儿园极为不合理,不应用纳税人的钱让少数人受益。近三年来,广东地方两会每年都会遇到这个话题。然而,“幼儿园是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一样,给予财政预算安排并无不妥”成了一个制式答案。只是,如果不是预算的公开透明,“顽疾”不会摊到公众面前。
机关幼儿园作为事业单位享有财政资金补贴俨然成为相关公务人员的福利衍生,而且此福利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作为公务人员享有的坚固福利的一部分,取消福利不是预算所能解决的问题,只能通过事业单位改革来实现。
早些年前,企事业单位附属幼儿园普遍存在,入园难还不是问题。但随着对企业办社会现象的改革,公办幼儿园迅速缩水,享有为数不多的机关幼儿园的入园权成为日益稀缺的福利,进而成为特权。一旦机关幼儿园仍未改变原有事业单位性质,就是对大多数人利益的侵害,制造体制的内外有别。
平息质疑与不满的方式无非是两种,扶持财政供养以外的幼儿园,让所有幼儿园在同样的收费下提供同样的优质教学服务;或者通过体制转变取消少数幼儿园的特殊待遇。以目前我国幼儿园数量不足,良莠不齐的现状来看,一段时间内很难完成幼儿园质量的同步拔高。于是,尽快将机关幼儿园从事业单位财政优待中剔除成为当务之急。
从去年末曝出的深圳年薪最低三十万的最牛事业单位到机关幼儿园在事业单位的名义下为官二代创造超国民教育,一场全面而彻底的事业单位改革迫在眉睫。一切超国民待遇都该被改革剥去,让事业单位不再成为特权庇护所。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