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邓海建:为什么吉祥航空的飞行员拒绝避让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新华网    记者 邓海建
分享到:    

    8月23日,微博中流传的一条关于“吉祥航空谎报油量拒不避让,险至卡塔尔班机坠毁”的消息,称吉祥航空在卡塔尔航班发出“Mayday”(国际急救信号)的情况下,拒不避让——后者落地后只剩下5分钟的油料。昨日,多方消息证实,虽然网传消息一些细节无法查证,但“拒让”事件确有其事,目前民航华东管理局正在着手调查。(8月25日《潇湘晨报》)

    细节暂无考证,“拒让”板上钉钉。某种意义上说,卡塔尔班机当时油量是不是如此之少、落地前是不是“mayday”了、吉祥班机有没有谎报油量等,未必最重要——重要的是,“拒让”行为带来了多大的风险隐患?有网友说,此事“创造了世界百年航空史上的奇迹”。话虽然或有夸张,但“拒让”的姿态确实可谓触目惊心。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认为,“现代航空,是有史以来人类与机器之间最繁复的互动系统之一”。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规律与秩序是最大的铁律。换言之,任何人为的“心情行为”或情绪波动都该消灭在“零”状态——也正因如此,公众才理解了“机长心情不好取消航班”的必要性。数据是更好的说理:据波音的飞行事故统计分析,因机械、电子等设备故障所引起的飞行事故及事故症候的概率已从20世纪初的80%下降到今天的3%——取而代之的是60-80%因人为失误造成的事故。

    开飞机不是在游乐场开碰碰车撒欢斗气。所幸吉祥航班拒让事件没有引发安全事故,但“拒让”行为本身的恶劣是确凿无疑的。一者,它让我们反思航空飞行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和安全素养,乘客的生命系于班机之上,任何疏忽大意或耍小脾气都是绑架全航班人员的安危;二者,虽未引发事故、但此事已经严重影响了相关航空公司的信誉与形象,乘客会基于安全考量而拒绝选择不安全的航班,如果涉事公司不能取信于民、重塑形象,市场份额恐怕也会“很受伤”;三者,这让我们反思当下的航空管制,这种违抗命令、不服大局的“脾气”究竟是怎么养成的呢?“拒让”事件的细节如果属实,那么,飞行员强行拒绝执行空管指令、且编造谎话,也是对机场及地面人员的极不负责。

    人命关天的民航,绝不能以减少安全成本、稀释航空工作人员培训的代价来成全“低成本”、“低票价”。就“拒让”事件来说,不仅需要彻查真相,更需要相关航空公司及整个民航行业举一反三,对任何人为隐患“零容忍”,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