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暴露深层次问题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新华网    记者 余丰慧
分享到:    

    从炒房、炒股到买理财产品、放高利贷,上市公司资金投向可谓花样百出。从刚刚公布完毕的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可以发现,在高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上市公司等实体企业“不务正业”的现象渐趋严重,可能加剧产业空心化的风险(9月5日《人民日报》)。

    不可否认,产业空心化正在加剧,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弃主业、弃实体转而投向其他领域特别是理财产品、放高利贷情况愈演愈烈。其实何止上市公司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中小企业早就开始投资股市、期市、楼市、煤炭、古玩等投机炒作市场,并如火如荼参与高利贷市场。全民炒股曾经是社会的热门话题,今天全民参与高利贷已经成为街谈巷议的热词。企业中踏踏实实做实业的越来越少,投机投资的越来越多;想靠脚踏实地富裕起来的人少了,追求一夜暴富的人越来越多。

    无论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看,还是从财富创造和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思考,经济是整个社会政治的基础,而实体经济又是整个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根本,是虚拟经济之源泉。没有实体经济这个根和源泉,虚拟经济、社会财富最终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可以说,这是目前中国社会最令人担忧的事情,也是中国经济最须警惕的危机。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暴露出我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资本资金最大的属性是趋利性,哪里回报高就往哪里流动,就扑向哪里。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中小企业,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炒家们,股市楼市利润高、投机机会多,必然会将资本投向那里。现在股市楼市不景气,高利贷、财产产品回报高,资本必然转向高利贷和理财产品市场。同时,造成实体经济和主业空心化也就成为必然。

    做实业越来越不赚钱,赚钱越来越难,而另一方面,投机性强的股市、楼市回报非常高,玩钱赚钱的高利贷回报非常高,购买畸形的理财产品回报高且风险小。正好迎合了早就想逃离实体经济的资本资金需要,使得大量实体经济资本扑向这些投机性强、玩弄资本利得赚钱的行业。银行为了发展中间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与上市公司“勾结”给其发放低息贷款,让上市公司用这些贷款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公司稳赚不赔,银行赚取中间业务收入而却牺牲了信贷资金的高回报。

    这种恶性状况必须引起重视。首先,对实体经济必须采取减税降费政策,给实体经济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金融支持、准入环境等等。其次,对投机性行业的过高回报应该采取税收等手段进行调节,特别是对于高息民间借贷所得要征收高额资本利得税;再次,要坚决打击高利贷行为,彻底整顿理财产品市场的混乱不堪状况,看里面有多少猫腻。调节实体经济与投机性行业、资本倒腾行业的回报率,这是消除上市公司、中小企业不务正业的根本措施,是引导所有投资者偏好投资于实业的根本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