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错一字废1600万元,骇人听闻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新京报    记者 曹林
分享到:    

    江西修水城建局工作人员误将“储配”写成“储备”,一字之差,导致民营燃气企业投资1600万元的项目无法营业。为修正错误,企业历时14个月跑了30多个部门盖了100多个印章,却仍然无法拿到营业许可证。(9月20日中国之声)

    对此,城建局表示,主体内容没有错误,没有必要纠正。然而,燃气站的股东表示,修水县的液化气市场长期以来被垄断,其他投资者无法参与竞争打破垄断。

    政府部门犯这种低级错误,本应及时纠错,可城建局不仅有错不纠,在公司请求纠错时还态度蛮横,眼看着1600万元的投资项目,就因一字之错而作废。这种官衙作派,不仅让人瞠目结舌,简直是骇人听闻了。

    法律有“行政复议”的规定,来判断错误;更有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后,政府部门犯了错的要纠错,要承担损失。依此来说,修水城管局眼里可有法律?其实,低级的一字之错,一眼便知;纠正这种错误,更是常情常理下的举手之劳,有必要让公司历时14个月跑了30多个部门盖了100多个印章,还纠不了错吗?

    也许,这样的拒不纠错,不只是官衙作派这么简单,而是借纠错向企业“吃卡拿要”。可能正如企业意识到的:修水的液化气市场长期以来被垄断,其他投资者无法参与竞争打破垄断。因为煤气是垄断的,但当地政府又不好说垄断,所以,很可能一开始就故意玩了个一字之差。很明显,这是变相的捍卫垄断利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