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广州日报记者兵分三路,采访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楼市,发现三地楼市依然“惨淡”,成交量冰冻,北京“以价换量”的期望落空,上海、深圳的楼盘折扣则被指“无诚意”。(10月7日《广州日报》)
金九银十变成“废铜烂铁”,楼市已进入深水博弈区。京沪深的楼市惨淡似乎让人看到广阔的降价前景,成交量大幅下滑,观望情绪高涨。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国庆前四天,北京十一长假期间的商品房住宅签约套数为383套,二手房住宅签约套数为51套,共计434套,日均成交百余套,分别同比2009年同期下跌了26.2%和3.8%。这几个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一线城市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量跌价稳。
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大大压缩了市场需求,有买房资格的人减少,炒房的空间被压缩,加之人们买涨不买跌,楼市陷入僵持阶段实属必然。然而,地产商正卯足劲,硬抗房价,过去几年的房价飙涨,造成如今骑虎难下的局面。知名地产商任志强在微博上表示,随着调控的深入,一些房地产公司资金链将不断收紧,“很快就只剩裤衩了”。
数年来,地产商一直在博弈中处于主动地位,稍有不顺就“喊疼”,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鼓动政府救市,政府出台一些列的政策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房价的高歌猛进一直到2011年,高房价的泡沫就此奠定,而“国十条”、“国四条”等调控政策被架空。近来,推行的限购令虽加了点火候,但并未打到开发商的痛处,其实力仍不容小觑,毕竟有这几年的高房价做支撑。
十一期间,成交量虽大幅下跌,但价格基本处于坚挺状态。地产商高喊“最后秒杀”、“限时特价”,但打得折扣基本如以往的9.8、9.7折扣,价值几百万的房子降个一两万,不仅诚意缺失,更无实质意义。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日前表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不容乐观,未来6至12个月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将继续加大。实质上,地产商之所以在一线城市底气十足,是因为将重心转移到限购政策没有覆盖或松散的二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数量众多,房价不降反而稳步爬升,尤其是在地方政府的有意无意的支持下。
地产商的流动性压力只局限在部分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却几无影响,反而成为一线城市房价硬挺的“后勤保障基地”。故而,说房地产商“很快就只剩下裤衩”未免是一种矫情卖乖,房价限购政策除在一线城市继续推行外,更应全面覆盖二三线城市,并加大推行力度。唯有此,才能让房价降到一个合理的区间,让民众的期待变成现实,终结地产商的暴利时代。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