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第五个中国城市无车日,全国许多城市组织多种活动,倡导绿色出行。无车日的积极意义不用多说,但是现实一天比一天严峻。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面对这一惊人数字,人们该作何选择?
9月15日,企业家陈光标在南京的公司举办“员工无车日活动”,为全国城市无车日敲响大戏开演前的锣鼓。这一天,他带头骑自行车,并宣布补贴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员工。为扩大社会影响,他还当场砸掉自己的奔驰车,并建议“油价应再提高50%”、“针对不同排量大幅提高汽车上牌费”。
如此“雷人”言行,引起一片争议。笔者与一位有车的朋友探讨此事,朋友非常理解陈光标的做法,认为唯有如此“大声呐喊”,才能唤起更多人少开车、多骑车,实践绿色出行。不过,绿色出行做起来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为什么买车?”朋友说,这几年收入比较稳定,攒了点钱想买房,无奈房价涨得太厉害,而车价相对便宜,适合工薪族的车种类也多,就花十来万买了一辆。刚开始摸着方向盘的感觉很好,干什么都要开车去,把自行车就冷落一边了。
“现在我能不开车尽量不开。”为啥?堵车啊!他说,你看看北京,平时上下班走哪儿堵哪儿。遇上雨雪天,就更别提了。车不开了,事还得办,距离近点就步行,远点坐公交、乘地铁。
具体点,什么情况下不开车?他列举几例:去不好停车的地方不开,堵车的高峰时段不开,按号限行那天不能开,参加饭局免不了喝点酒的时候也不开。现在还没考虑油价、停车费,虽然油价涨到7元多,因为不是天天开,感觉没受影响。如果像陈光标说的油价再涨,涨得实在承受不起了,那只能彻底弃车。
那么啥时候开车呢?他细数道:周六周日,车相对少,可以开。小长假去郊区玩,再往远一点到外地,只要早点走,路线合适,也可以开。平时接送孩子上课外班时,也得开车,因为地铁太挤,公交车太慢,怕孩子受罪。
“现在政府提倡绿色出行,我坚决拥护。可是要完全不开车,我还做不到。”朋友说,身边有车的人不开车时,没几个是自愿的,之所以不开,是考虑了堵车、限行、不好停车或路不好找、喝酒等等因素。这种客观上的绿色出行,其实是被逼出来的。所以,绿色出行,不能光靠号召,还得想办法逼。
“自己的车是用血汗钱买的,还没到报废程度,该开还得开。”朋友说,除非政府一声令下,不发展私家车了,大家都不开。政府不可能不发展私家车,又要让人们绿色出行,咋办?得办点实事才行,比如让地铁不挤,让公交准时,让自行车道宽敞,让那些特权车、违章车规矩起来。
朋友一席话的意思很明白,中国正在进入汽车社会,开车有开车的道理,不开车有不开车的道理,要想让资源环境承载力有效支撑汽车消费,不把两个理儿整成一个理儿,肯定不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