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否决“一票否决”是理性回归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荆楚网    记者 吴睿鸫
分享到:    

    江西省委、省政府近日决定,今后原则上不再新设“一票否决”事项。江西保留中央明确规定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四项“一票否决”事项,将青少年健康体质“一票否决”等事项进行合并。除保留和合并事项外,其他面向基层的“一票否决”事项一律予以取消。(《人民日报》10月12日)

    时下,“一票否决”出镜频率很高,倘若用百度搜索“一票否决”这个词条,马上会呈现1110万条相关海量信息。比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不达标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什么计划生育“一票否决”;信访治安“一票否决”;中心工作“一票否决”;春节晚会将采取一票否决制,看成龙一家是否将受到央视邀请;甚至连再婚对象子女也实行“一票否决”……

    如今,江西省开始对泛化的“一票否决”进行否决,尽管从此项公共政策的总体来讲,并没有完全否决“一票否决”,仍保留了一些必不可少的“一票否决”,但毕竟这是一种理性回归,这不仅有利于扭转“一票否决”的泛滥成灾,而且也有利于杜绝一些地方为应付上级和迫于压力,出现形式主义和虚假政绩。

    所谓一票否决,指的是政府部门或者企业或者非政府组织中,在规定的多项任务中,有任意一项或者特定某一项没有完成,则评估为不合格。“一票否决”原本是对涉及全局的重要工作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工作方法,而现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单位把各种类型的工作都列入了“一票否决”范围,哪方面工作出一点问题,一年工作就等于白干了。泛化的一票否决,使一些单位被动应付,全然不顾百姓呼声,唯“一票否决”是瞻,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编造政绩。因为这与他们的官帽挂在了一起,关系到升迁。群众对此,怨言很大。

    除党政机关外,像一些企事业单,也都纷纷引进了一票否决制。比如成都市特级老师推荐实行的一票否决制,从注重师德视角来看,无可非议。但从以往实际情况来看,师德方面的“一票否决”,本意是督促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可是为了避开“一票否决”,于是就出现了瞒报事件,从而使“一票否决”无法扼制有损师风师德现象的频频发生。

    可见,“一票否决”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特效药。只所以“一票否决”颇受欢迎,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有意扩大自身权力,争取部门利益和小集体利益有关,而一旦一项工作被列入一票否决,就意味着相关职能部门多了一项可以“兴师问罪”的权利。比如像有偿家教、乱收费以及办补习班本来都有严格规章制度,自然用不着再向“一票否决”上生拉硬拽。

    实际上,早在去年6月18日,广东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就公布了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规定,严格控制对镇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票否决”事项,凡是不属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规定的“一票否决”事项一律取消。

    我觉得,全国各地都应像江西省和广东省那样,对泛化的“一票否决”,来一次大范围的“否决”,这不仅能严格控制“一票否决”的泛滥,有效避免形式主义,也能激发基层人员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