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西南部,面积1468平方千米。布依族的织棉、蜡染等民间传统工艺一直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喜爱。有媒体近日就曾表示,将联合贵州省格子花布依工艺品有限公司一起把这项民间手工工艺,通过绚丽贵州旅游以及网络媒体的力量推向全国、全世界。(综合人民网、东北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根据媒体介绍,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总面积1468平方千米,居住有汉、布依、苗、仡佬、彝等22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而既然是农业大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无疑就显得急切而必要。这是因为,现代农业由于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政策措施等影响,发展步伐较为缓慢,已成为社会通病。
而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硬性的,是不打一点折扣的,其中无疑包括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布依族的人民。毕竟小康社会不是个别的,不是片面的,全社会实现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
那么,布依族该如何实现居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呢?恐怕国家在考虑,当地政府在考虑,布依族人民也在考虑。或许有人会说,最省事的当然是国家的扶贫,是国家的“造血”,投入几笔大的经费,无疑就能解决问题,民众收入翻一番甚至翻几番都不是问题。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输血远没有造血来的实际。
如同黄晨灏先生所言,关岭布依族有着自己的致富“法宝”,那就是蜚声中外的织棉、蜡染等民间传统工艺。既如此,如若能将这种传统工艺发扬光大,无疑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增加税收的同时让民众的腰包“鼓起来”,这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只是一个问题来了,那就是我们究竟该如何应用这一绝世“法宝”呢?
其实,新闻早已给了我们答案。基于布依族传统民俗,利用“公司加农户”生产模式成立的格子花布依工艺品有限公司,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评论就曾认为,这一模式补足了农村青年外出打工的“短板”,不仅会将布依族优秀的民间传统工艺向外界予以宣传,而且更“可以有效提高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水平”。
宏图已铸就,我们如何利用好“公司加农户”这种模式,就显得较为重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发展,新问题必定会层出不穷,怎样解决这种模式带来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优势,切实改善民众生活水平,这都是我们需要认真探索的。只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这一模式的出现,布依族人民生活水平必将越来越好,没有任何悬念。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