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巨大的河南汝南“梁祝故里”如今一片荒凉,热热闹闹的山西娄烦“孙大圣故里”折腾了两年只建成了一座接待中心。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地方,曾经争得面红耳赤的“名人故里”,建设过程却是虎头蛇尾。(8月23日,《新京报》)
6000多万的投入,只绿化了5000多亩荒山,建了座四层楼高的接待中心,景区的其他规划都还没有实施。这花费也太过云山雾罩了吧,着实让人困惑。
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县城,要将本来就子虚乌有的孙大圣故里,建设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本是笑谈。缺乏深厚的文化支撑,是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如此项目,必定强拉硬扯,娄烦县旅游局负责人也称,“从点上来看,这个景区只有一个传说;从面上来看,娄烦周边没有出名的旅游景点,形不成旅游环境。”而这显然是个早该意识到的问题,其深层次的是全国范围内热闹一时的“故里开发热”。
“故里热”的起始阶段,或缘于资源焦虑的突围,或奢望于以文化、旅游带动经济、社会的脱胎换骨,或是地方政府政绩与形象工程的意念作祟。“故里热”持续了几年,终趋冷清,时至如今大多半途而废成烂尾工程。但责任监管却却不能止步于此——“故里热”的后半程,在公众和舆论一片哗然之际,仍会乱象丛生:拍脑袋决策的,可能会一味宣扬来之不易的名分,以示“苦劳”;企望混水摸鱼再捞一把的,有可能打着收拾乱摊子的幌子力争续建;沾溉与侵吞了私利的,会忙于互保与联保,将共同体捆绑得更像“粽子”;为问责机构盯上了的,会急急上下打点,力求将责任稀释与化解……
唐僧的“紧箍咒”,能使大圣头上的金箍紧缩,让泼猴头痛得在地下打滚,再也不敢撒泼。6000万换来个烂尾工程,不知娄烦是否准备来念这“紧箍咒”,该向谁来念。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