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飞机上演“天宫闹剧”能否惊醒“梦中人”?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人民网    记者 何健
分享到:    

    大闹天宫本是孙猴子的专利,可人类却公然侵权,“真人版”“天宫闹剧”频繁见诸报端。因争抢座位、无意肢体碰撞等鸡毛蒜皮小事,以礼仪之邦自居的国人却大打出手,争个头破血流,到底为的是什么?

    10月9日,川航打架事件最新处理结果已经出炉,主要肇事人分别受到行政拘留、行政罚款、治安警告等处罚,打架事件应暂告一段落。古人云:“仓廪实而后知礼节”。可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人们生活富裕了,为啥还如此躁动不安?不知频发的“天宫闹剧”能否惊醒“梦中人”?

    能否惊醒“肇事人”?主要肇事人违反治安管理法,扰乱公共秩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处罚,不管拘留也好、罚款也罢,目的就是要对当事人起到警示教育作用,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可问题是拘留7天、罚款500元、治安警告,真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吗?

    能否惊醒“社会人”?如上所说,对主要肇事者的处理,表明公安机关严肃处理扰乱社会秩序行为之决心,要让社会上其他人心存敬畏。可在笔者看来,此乃公安机关之一厢情愿,根本达不到警示教育的效果。一来社会浮躁情绪过重,人们戾气过大;二来处罚结果较轻,即便不慎违法,也不用担心遭到重罚;三来法律意识淡薄,特别是对公共场所暴力、扰乱社会秩序等违法行为应负责任知之甚少。

    能否惊醒“立法人”?所谓“立法人”,就是那些专注于《航空法》的修订与规范的有关部门和人员,他们是否依然“还在沉睡”?据笔者了解,较为遗憾的是,中国《航空法》已近20年没有修订了,对大闹天宫等违法行为并无专门法律来制裁,往往参照的是地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此举必然出现标准过低、处罚较轻、威慑力不强等尴尬局面。

    社会在发展、在进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配套设施也应逐步完善。“天宫闹剧”能否惊醒“梦中人”,主要在“肇事人”,关键在“社会人”,核心在“立法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