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仕高山”咋成了贪官的耻辱柱?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人民网    记者 顾仁
分享到:    

    将石膏山改名为“仕高山”,寓意“凡到仕高山者,无官者可以入仕,居位者可以升迁”。然而,改名后的“仕高山”并没有保佑给其改名的始作俑者——山西省灵石县县委书记杨洪官运亨通、步步高升。相反,在改名后的一个来月,这位县委书记的仕途戛然而止,他因为腐败被检察机关查办了。(11月7日,《法治周末》)

    人生在世,谁都有个进取的理念。当上干部,走上仕途,想一帆风顺地步步高,这也是人之常情。可怎样能够官运亨通、步步高升,这恐怕不是官员自己就能够凭空想象出来的。起码,要有广大群众的公认,要有党组织对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考核。

    可这杨洪非常天真。他以为借助一个吉利的山名就可以升官,他以为在暗中贪腐仍可以晋级。于是,他编造出宋太祖赵匡胤册封“仕高山”的神话,他亲自提出将民间惯用的石膏山改名为“仕高山”,他又创意在大运高速灵石出口连接线与永吉大道交汇处竖起雕塑“御玺”。谁知,他的一切努力都成了他升官的泡影,成了人们的笑柄。“仕高山”也成了一个巨型的耻辱柱,成了反腐倡廉史册中的一页。

    现在,有些党员干部为了升官晋级,可谓挖空心思,有跑官、要官、买官的,有编造虚假政绩骗官的,有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升官的,等等。杨洪将石膏山改名为“仕高山”,是党员干部中唯心主义的典型反映,是借助风水求升官的样本。这一切,不仅是不正之风,也是腐败的行径,最终都是徒劳的。党员干部要想得到选拔任用,必须在以德为先的基础上,切实搞好一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造福谋利。

    最需要说明的是,那些腐败分子求升官,是为了寻求更大的权力以达到更大腐败的目的。腐败分子求升官,是党内最大的危险,是人民群众最大的灾难,尤其值得人们的高度警惕。所以,我们不仅在平时要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教育,深入开展反腐败的斗争,在干部选拔任用时更要注意严把廉政关,严防一些干部“带病提拔”。

    广大的党员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才能不被“仕高山”压垮,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竖起高山似的丰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