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7日13:2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分享到...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日前出台的《浙江省高等学校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开发开设大学先修课程的指导意见》指出,高中生将可以选修大学课程。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5日表示,高中生所修学分,在升入相应高校后可获认定,目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已正式与普通高中合作开发开设五门选修课。(11月6日京华时报)
近几年来,有关教育积弊和教育现状需要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仅被公众看来比较僵化的大学教育机制受到抨击,这种对教育的反思和改进,已经逐步深入到了中学教育环节。而浙江省当地出台的“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的教育新举措,就是一种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教育“改革”。表面上不过涉及的是中学生能不能选修大学课程的小问题,实际上已经触及固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课程设置“壁垒”。
改总比不改强。和之前的僵化的、固定模式的教育思路相比,一个“变”总会体现一种新风尚、新风貌和教育新动向。就和之前被人热议的厦门大学开设“爬树课”一样,当严肃的大学和大学课程也引进似乎令人“捧腹”的“攀树运动”(公共基础课程“爬树课”)的时候,公众在细心打量这种变化之时,是不是也感觉到了一股新风?
目前,国内教育机制多年来未有多少变化,不仅体现在应试机制的多少年不变上,也更多的体现在多年来“喊叫减负”却越减越多的课业负担上,以及多年前早就提及的“素质教育”,却事实上依然离真正的素质教育相去甚远上。何时可以给学生、学校,多一些教育的自主权?恐怕并不仅仅体现在可以更大的尺度和更大的宽松,让更多的大学开展自主招生上。而“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并可以直接认可上大学后的学分,不仅仅是教育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的“自由”,也是教育机制日益开始更“自由”、“更灵活而摆脱固定和僵化的开始。“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的创新是一个开始,而之前北京市109中学将在初中和高中同时开设西班牙语课程,届时初一、高一学生们将捧起小语种专业大学生们使用的教材——外研社出版的《现代西班牙语》的“教改”探索,以及随着“高中特色发展试验”的启动,去年以来一些地方涌现出来的如“钱学森航天实验班”式的“特色班”,何尝不是一个个教育正在改革和机制正在创新的萌动。
诚然,教育改革之路漫长而艰辛,教育改革依然在路上。但改一改、变一变,总比不思变、固定守成,机会要多的多、结果也要强的多得多。其实,浙江省“高中生选修大学课程”的设计并不完善,其学分的认可仅限于个别大学而不是“通用”,“选修”之后学生升到大学之后的“课程空白”如何利用,尚缺乏针对性制度设计;并不排除,仅限于个别大学“对接”的高中生选修,未必不会变成一种“变相自愿”的“掐尖”......但,至少这一步迈出来的是“新风”,也为今后制度性的完善和实施对教育固有模式的冲击,提供了契机和动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