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官本位”不除,校园安全就无从保证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杨飞
分享到:    

    12月14日,河南光山22名小学生被砍伤后,家属悲痛欲绝,一些留守孩子的父母匆匆往家赶。记者到县里采访,竟发现村干部因为私事不在家,教育局的人则在办公室玩游戏。而后,当记者核实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的消息是否准确时,县委有关领导却说,“讨论这有啥意义?”(12月16日中国网)

    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正是有鉴于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部就曾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六条措施》,公安部也制定了《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遂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任务。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校园安全只有落到实处才是硬道理。姑且不谈22名小学生被砍伤之前校园里存在的安全问题,单就事故发生之后而言,有关部门的反应就值得商榷。记者到县里采访,村干部因为私事不在家,教育局的人在办公室玩游戏,核实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的消息是否准确,县委有关领导却说,“讨论这有啥意义?”如此种种,不得不让人怀疑校园安全在这些人手中究竟能否真正得到保证。

    有专家就曾说过,当今中国,一项政策(包括校园安全在内)的实施,离不开这四个条件,即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宣传;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双管齐下;基层领导的密切配合,做好广大群众的思想工作;人民群众提高认识,群策群力,协同作战。以上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政策便会流于形式。本次村干部因为私事不在家,教育局的人在办公室玩游戏,以及有关领导的“雷人”言语,辅以光山一年多发生三起校园学生伤亡事件之事实,无疑凸显出基层领导对校园安全的漠视,以及上述真理的“屡试不爽”。

    如是种种怪状,虽然自有其客观原因,但一些官员对待校园安全的态度,无疑值得商榷。因为,校园安全不是一个空泛的政治口号,而应贯穿在具体事情中,要在排除校园每一处安全隐患、关注每一位心理异常学生上下功夫。22个花季生命受到摧残,相关教育局人员不去追查事因,查漏补缺,却在办公室玩游戏,这是何等地伤人心呢?如此行为若不彻底根治,就会冷了民众的心,陷入“安全天天喊,问题接连出”的怪圈。并且,这些官员背后的失责问题与渎职问题,恐怕也值得有关部门深入调查。

    不仅如此,“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的“官本位”思想,也在这一事件中尽显无疑。这些教育局职员对22个学生被砍伤事情漠不关心,不了解此时家长愿望,不愿做、不敢做、不会做家长工作,其浓厚的“官本位”意识不但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与以人为本相对立,而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南辕北辙,是对党的宗旨的根本否定,它既阻碍改革创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也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政府公信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痛定思痛,要遏制“官本位”意识,不让校园安全流于形式,就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让“民本位”成为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健全法制法规,完善干部任用考核制度等问题,从源头上杜绝官僚主义的产生和滋长;按照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