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进入冬天,各类景区也迎来了旅游的淡季,相继降价。在安徽凤阳,当地的旅游部门近日推出了冬季旅游的新策划,全球的朱氏后裔只要出示身份证件,即可1个月内免费游览当地以明皇陵为代表的五大景区。(12月9日中国广播网)
旅游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旅游业常常会出现淡季旺季交替的现象,即旺季时旅游产品供不应求,淡季时无人问津。因此,对于景点来说,千方百计开发旅游淡季市场,研究淡季营销策略,增加淡季的营业收入,这也实属正常。但即便如此,安徽凤阳朱氏后裔免费游景区的这一做法,还是值得商榷。
如同学者所言,当前同类竞争已是景区生存的最大危机。很多景区都有相同的景物,相同的服务,消费者只能记住其中一家或者很少几家,那么,博得消费者认同,就成为景区能否生存下来的关键。怀着这一目的,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景区如同八仙过海,纷纷大显神通,极尽宣传引导之能事。此次安徽凤阳朱氏后裔免费游景区的决策一出,虽然能成功宣传自家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增加印象值,但笔者认为,其仍未摆脱抄袭“比基尼吉尼斯”创意进行炒作之嫌。
诚然,自古以来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是商人的本性。但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一些商家、地区的文化和道德却会纷纷折腰,将炒作这一营销手段运用得淋漓尽致,这又令人甚为担忧。此次“朱”姓游客免费玩赏景区,加上前不久吐槽如潮的1200余人比基尼队伍巡游,就可谓惊世骇俗,一次又一次地挑动着人们的神经。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做恶俗广告的商家常常会赚到盆满钵满,炒山精水怪的景区经常会引来了游人如织”,凤阳“免费游”活动开展仅一周前来旅游的朱氏后裔就已有近千人即是明证。
然正如专家之言,这些恶俗炒作的始作俑者又会起到一种恶劣的“破窗效应”,引得那些妄图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者纷纷跟风。在这以前,为了谋取虚名暴利,不少地区、商家的炒作手段已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一些资源匮乏、缺少炒作对象的地区,还曾不惜花重金打造“西门庆故里”、“潘金莲老家”一类让人笑掉大牙的品牌。而此次“朱”游凤阳景区免费付诸实践之后,相信出现“秦”游兵马俑免票、“蒋”入华清池免费、“关”进关林庙随意、“包”观开封府自由等荒唐事件的时日也不会再遥远。
只是中华民族是个注重礼仪的民族,中国古代就有经商要合义取利、价实量足等要求。有学者就曾说道,“靠低俗手段炒作,或许能够得到眼前的利益,但毫无疑问会损害长远的发展,这无疑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因为,“那些一味的钻进钱眼,不顾社会道德和群众感情,抛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随心所欲进行恶俗炒作的行为,对行业准则和社会道德都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最终会被社会所抛弃。
更进一步来说,凤阳既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又是改革开放第一村小岗村的所在地,其文化内涵之深厚,毋庸多说。如若朱姓游客仅仅为了贪图“免费”这一蝇头小利,而忽视凤阳本身的文化内涵,那么就算齐聚凤阳,也不值得称道。因为,忽视了文化内涵的历史遗迹观赏,非但不是真的旅游,还是对历史遗迹的亵渎。倘若如此,朱氏后裔免费游景区决策者就将罪莫大焉。
实践证明,面对频繁交替的旅游淡旺季,景区只有转变经营观念,加强人员管理,运用好价格杠杆,以积极的心态来引领消费,才能摆脱淡季的不良影响,提高销售业绩。而避免这些恶意炒作行为,不但要靠道德的制约,更需要法规的制裁。因为,只有商业主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价值取向,找寻现代商业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才能使他们在商业经济大潮中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这也是解决商业领域种种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出路所在。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