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以《副县长一天陪洗8次澡泡虚脱》为题,报道了内蒙古某县以温泉著称,该县主管外宣的副县长为接待上级,曾在一天内陪洗了8次温泉,整个人都快虚脱一事。报道迅速“发酵”,引发大量专题评论、数百家网站转载、数万名网友热议,可谓一“陪”激起千层浪,掀起了一股对基层接待关注、质疑和大讨论。有人认为“一天洗8次澡不靠谱”而去求证,却被告知洗澡事件被报道后,副县长很“恼火”,已经“不想再提此事了”。(12月27日《法制网》)
按理说,该副县长应该感谢媒体的报道,也许通过报道,自己就能够从“陪澡”、“陪餐”、“陪玩”等“N陪”中解脱出来脱离苦海,怎么也不至于很“恼火”,甚至“不想再提此事了”啊!副县长的“恼火”使人们一头雾水,难以理解。其实,该副县长的“恼火”是“恼”得有名,“火”得其所,本来“N陪”就陪得辛苦,现在好了,一个报道又徒增该副县长精神上的“压力山大”,现如今已是后悔莫及矣!
“恼火”一:公众在“寻找”。这不,报道出来后,先是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分析的分析,针砭的针砭,吐槽的吐槽,简直是人声鼎沸!有专家就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接待经历等方面分析论证“一天泡澡8次”的可能性,一致认为“这个新闻不是很真实”,但人家报道说得有鼻子有脸,出于对新闻真实性负责态度,人们就想从当初“爆料副县长”那里了解真相。按照当初报道的情景“内蒙古某县”、“以温泉著称”“主管外宣的副县长”,按图索骥,逐个排查,结果内蒙古以温泉著称的两个地方宣传部门坚定回答“不知道”。你说,公众和媒体都在寻找自己,该副县长对这种“躲猫猫”般的感受岂能不“恼火”?
“恼火”二:领导在“怀疑”。 接待是基层的重要工作,甘肃某市甚至提出“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口号!现实就是如是,要想得到好项目、好政策,基层都要到上级、上上级“公关”打好关系。能够到下级部门考察的人都掌握一定的实权,如果接待不好的话,结果“你懂的”!回到本题,一个副县长接待上级领导同志,陪陪泡澡、陪陪酒宴、陪陪牌局……这是工作啊,辛苦一下还不是为了工作,你倒好,口无遮拦,得罪了上级领导,这将给今后的工作带来多大被动,带来多大损失?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定要找出这个惹祸的家伙,于是领导怀疑的目光总是在众多副县长中扫来扫去,作为始作俑者的“副县长”能不因心虚而如坐针毡,如芒刺背,能不“恼火”?
“恼火”三:自己在担心。网络的力量有时大得令人吃惊,也使人对有关后果猝不及防。如“微笑局长”的落马,“房叔”的倒台等等都是网络围观的重大战果。现在,自己“出口成祸”,尽管自己说的是大实话,尽管你没有对所陪领导“不敬”之意,更没有对县里工作添乱的动机,“一天陪洗8次澡”的曝光,你无论怎么分析,可能的结局都很悲哀:自己的“陪”途结束了,仕途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由上可知,副县长很“恼火”是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其“不想再提此事了”是趋利避害的本能,不值得大惊小怪。与其好奇的寻找这位“恼火”中的副县长,还不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深圳考察的作风。完善体制机制,刹住接待歪风,使基层领导干部从繁重的接待中解放出来,投入实实在在的工作之中。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