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了关于北京打车难的报道,随后北京市交管部门针对出租车违规行为推出处罚措施,出租车司机拒载、议价等行为将停岗1年至3年,进入“黑名单”的驾驶员不得被录用。处罚办法号称“史上最严”,北京打车难的情况会因此缓解吗?(1月14日西部网)
经常乘坐出租车的人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打车难”,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更是“一车难求”。有时候,打一辆出租车,要等几十分钟甚至一小时的时间等待。这让人们很是头疼,不出门吧,事情又办不了;要出门吧,往往是在考验人的耐心。“打车难”,也由此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顽疾,广受吐槽。那么,“打车”为什么这么难?是出租车数量不够?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呢?
实际上,为缓解“打车难”,从交管部门到学者专家,再到司机、乘客,大家都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其中呼声最高的,莫过于“拼车”,这也曾被视为低碳出行的解决方案之一。据媒体报道,就在两个月前,北京市管理部门还曾推出鼓励市民合乘出租车的措施,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拼车,合乘者可各付共同路段车费的60%,打印多份发票。
然而,此举至今未受到市场的响应。如同学者所言,市场的回应很简单:乘客之间是否认识是个问题,合乘还可能招致一人绕远或耽误时间;理论上司机拉两个人合乘也就多收20%的费用,还面临双方都不愿给燃油附加费的扯皮;公司靠收司机的份子钱过活,旱涝保收,并无创新动力,如果因合乘惹来投诉,往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仅如此,对于多数网民表示支持的西安“微笑拼座哥”之行为,交通管理部门还曾一度表示,要严查违规行为,凡是驾驶员拼座的、拒载的、绕道的、不使用计价器的,一律处罚1000元,如果情节严重,要停业整顿1-3个月,再严重者,吊销从业资格证。
由此引发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不增加出租车?其实,事实就是,出租车属特许经营行业,出租车牌照因此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拥有这种资源就可以获得利益。这在出租车公司与司机的分配链条中,直接体现为出租车公司有权力向司机收取份子钱。份子钱的居高不下,又导致了司机收入下降、工作积极性下降,导致打车难成为城市顽疾。
只是这样导致了另一个乱象,即“黑出租”泛滥。他们没有出租车公司的营运执照,没有正规的服务理念,没有出租车公司的法律约束,没有营运发票,就连价格都是口头协议,但由于相对低廉,近年来在打车难的客观形势下越来越猖獗,越来越“正大光明”,甚至公然停在了车站、高校、新建小区。因“黑出租”衍生出的各种纠纷,更是数不胜数。
归根结底,全国打的难,难在“份子钱”。因为有了沉重的份子钱,交通局就不能随意松动出租车的数量,的士司机自然也不同意增加出租车。如同业内人士所言,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出租车营运从“发牌制”改为“登记制”,不管是私人还是公司,都可以到政府那里登记,声称自己要加入运营;而政府只负责记录和核实来人提供的资料,以备乘客投诉和其他安全防备之用。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