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这个严厉问责,公众为何不"买账"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 闫祥岭
分享到:    

    近日,因在当地一五星级酒店建设过程中办事拖拉,致使相关审批工作停留15天,耽误工作进度,广西武鸣县对包括一名副县长在内的9名领导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并由县委主要领导对相关人员进行诫勉谈话。

    副县长被问责、多位领导干部被通报批评,在武鸣县历史上可谓突破性事件。五星级酒店建设就我国西部地区县域而言,是不折不扣的重点工程,也是地方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能大大提升当地影响力和吸引力。对于这等建设项目,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不高,造成工作进度延迟,被批评显得理所应当。

    然而就在不少网友对此举大声叫好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在当地网络论坛上对此并不“买账”,并表达保留意见。一位网友说自己今年5月送到某局的材料,到8月经过投诉才出初审,初审结果又存在诸多问题,多次交涉才得以完成。网友直言,与企业相比,百姓应是政府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普通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也应该有人被问责,不应只对贵宾级企业提供如此服务。

    群众不买账,透出的是对办事难现象的愤怒和无奈,其中原因不难理解。诚如不少网友所言,这样全县重视的重点项目的审批过程都出现拖拉现象,那么一般群众所需要的审批项目,会遇到多少和多严重的拖拉现象?是否能为大企业、大项目做好服务,是对政府行政效率、办事能力的考验;但是否为普通群众提高服务水平,则更多的是政府执政观念和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

    中办、国办不久前下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让习惯上班就是“茶一杯、报一张”的闲适“公仆”有了约束,更让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不敢再清闲。党和国家的政策、群众的呼声,都对官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重点工程拖沓延误被问责,事关百姓切身生活切身利益事项的拖延,更应有人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干部问责理应向民生领域倾斜,向关系到普通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倾斜,而不仅仅落实在一些所谓的重大工程上。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