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当局近日突然宣布,受巨额债务困扰,其主权投资实体迪拜世界公司将重组,公司所欠约590亿美元债务将至少延期6个月偿还,延期债务占到迪拜政府全部约800亿美元债务的四分之三。对全球投资者来说,突如其来的迪拜财务危机令人震惊,不仅欧洲等股市和商品期货大跌,而且人们也开始担心金融风暴是否会第二轮来袭。
从“富得流油”到“负债累累”,从“暴发楷模”到“反面教材”,从“中东华尔街”到“信用不及冰岛”……迪拜能否平稳度过债务危机,目前尚不清楚。但毫无疑问的是,它为偏向乐观的全球经济复苏情绪敲响了警钟,尤其对我国近年来急突猛进的地产业具有“范本”意义。
迪拜危机难改全球复苏进程
26日,即迪拜世界宣布延迟偿还债务的第二天,欧洲三大股市跌幅均超过3%。有人担心迪拜世界可能成为雷曼兄弟第二,引发全球第二波金融危机。
对于这种忧虑,有媒体专门比较了迪拜世界与雷曼兄弟的不同。认为雷曼倒闭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杠杆交易玩得太大,最终资不抵债;而迪拜的问题则是过度举债,并非像雷曼一样的杠杆交易所形成的债务,所以也不会像次贷那样以滚雪球的状态迅速向外蔓延。从这一点来说,雷曼的危机是全局性的,而迪拜的危机是局部性的。(11月29日《华商报》)
另一方面,舆论纷纷认为,对阿联酋而言,迪拜“太大而不能倒”。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就表示,鉴于迪拜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周边的酋长国可能会出手援助,维护中东地区整体的良好形象。美联社29日的报道就称,预计阿联酋最大的酋长国阿布扎比本周将为援助迪拜定调。(11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由此,业内分析人士综合各方因素后指出,经济复苏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迪拜债务危机不过是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但不会逆转经济转好的大趋势。(11月29日《广州日报》)
疯狂“吸金”,一朝资金链条断裂
世界最高摩天大楼“迪拜塔”、世界最大人工岛“棕榈岛”、最豪华的别墅群等宏大的地产开发工程,一度让迪拜成为奢侈的代名词。英国杜伦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戴维森《迪拜:脆弱的成功》一书中写道,在迪拜房地产最热时期,甚至出现开发商在尚未购入土地前就开始卖房的疯狂行为。
在全球金融危机刚露头时,海湾地区受影响相对较小,迪拜作为海湾金融中心和新兴经济体,更是成为全球资金的“避风港”和“吸金库”。
但迪拜债务危机又为何会出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主要是因为迪拜的实体经济出了问题。这几年,迪拜一直在大兴土木,开发了大量的房地产和酒店项目,负债率很高。金融危机深入发展后,迪拜的对外融资能力下降,而国内楼市又不景气,项目难以持续进行,由此引发偿债危机。(11月30日《经济参考报》)
人大财政与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也表示,从迪拜债务危机的本质看,其经济结构存在很大问题。迪拜经济简单集中在房地产建设方面,甚至大量借助外来资金开发房地产,短期内或许能拉动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风险极大。
此次迪拜世界陷入困境,同时寓示以大规模举债大兴土木发展经济的“迪拜模式”宣告破灭。(11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