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5日作出一审判决,认定上海市环保局原副局长严舜钧受贿价值人民币100余万元的财物,判处其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没收财产10万元,并对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这个所谓“专家型干部”临近退休时大肆敛财,“59岁现象”值得警惕。
这是今年4月,严舜钧被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刑事拘留(资料照片)。
接到举报
2008年11月底,上海市检察二分院接到了反映前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严舜钧的举报信。信件主要反映:严舜钧利用职权,帮助某跨国环境资源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环评资质由乙级升为甲级,并指定这个公司、华东某研究中心承接重要的环评项目,从中分别收取几十万元贿赂。
上海市检察二分院反贪局对举报线索进行了评估,觉得举报信虽然笼统、简单,但将权钱交易的内容反映得一清二楚,具有初查价值。在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支持下,上海市检察二分院反贪局对严舜钧涉嫌经济问题的初查工作全盘统筹、全面撒网。
材料经过汇总后,发现了一些疑点:一是严舜钧为跨国环境资源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承接了原本由上海环科院承揽的“上海市杭州湾沿岸化工石化集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等部分项目,二是环境资源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由乙级升至甲级资质,是上海最早获得甲级资质的外资公司,三是严舜钧和环境资源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裁王春(化名)等人接触频繁,且有银行大额资金往来的问题,四是严家有三套房产、上百万存款,其中两套是价值不菲的别墅……
2009年2月,上海市纪委开始初核严舜钧涉嫌违法违纪的问题。
打开突破口
经过查找,办案人员发现了王春和严舜钧共同到德国、南非的支出凭证,有几千欧元挂在专家咨询费名下,给哪个专家是含混不清的。目标,聚焦到王春身上。
此时,上海市检察二分院得知一条重要信息:原国家环保总局环评中心主任吴波因受贿被捕,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河北某检察院管辖。据查,吴波与严舜钧私交甚厚,他的儿子在上海复旦大学读书期间,受到严舜钧多方照顾,两人是10多年的朋友。吴波交代了他与上海环保系统的业务往来情况,以及收受环境资源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王春数次贿赂的事实。
敲开严舜钧经济案件的“敲门砖”拿到了。上海市检察二分院检察长陈辐宽当机立断:抓捕涉嫌行贿的王春!3月25日,检察官在北京将正在开会的王春带走询问。王春承认了严舜钧给予他公司的许多帮助,交代了送给吴波几万元的问题,以及在出国考察期间送给严舜钧和上海市环保局监督管理处处长朱丹几千欧元的事情。但他否认和严舜钧有重大的经济往来,并辩解两人是朋友关系。难道王春仅仅就送了严舜钧一些“小意思”作为酬谢吗?
检察官安排心理医生测谎。面对测谎结论,王春于4月1日吐露实情:应严舜钧要求,还送给他在美国读书的女儿2万美金!
朱丹,又一个犯罪嫌疑人的名字跳了出来。40多岁的朱丹是严舜钧的得力助手。经侦查人员询问,他不仅交代了收受王春钱财的事实,还交代了应严舜钧多次要求,帮助上海某环保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黄斌(化名)承接工程,并接受其贿赂的重大事实。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介入后,行贿人黄斌从江苏太仓被拘留到沪,和朱丹一起被立案查处。
当机立断
当时,严舜钧的母亲、女儿等人都在美国,为防止他出逃国外,调查人员日以继夜工作。待有关行贿人和证据准备妥当,4月2日,纪检部门对严舜钧采取“双规”措施。调查人员从上海松江区九亭镇的别墅里把他带出来。
经过数小时教育,听到几名涉嫌行贿人员被抓,严舜钧感到大势已去,于是把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王春、黄斌等人贿赂情况一一吐出。但是,他所交代的受贿数额与行贿人所说的不尽一致。经过数次交锋,严舜钧逐渐摆正了心态,最终一五一十把权钱交易过程坦白清楚。
自2003年至2004年下半年,严舜钧擅自同意市环保局机关服务中心设立加快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审批速度的“绿色通道”,收受中心主任吴某给予的5万元;2003年至2007年,严舜钧帮助某环境资源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谋利后,收取王春2万美元和数额不小的欧元;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严舜钧帮助属下的上海市辐射环境监督站谋利后,接受该站站长10万多元……
4月28日,严舜钧被上海市检察二分院以涉嫌受贿罪立案。
警惕“59岁现象”
严舜钧被刑事拘留后,羁押在上海市第二看守所。严舜钧有重病在身,是肝硬化晚期,为防止意外,上海市检察二分院每天请医生来测量血压、打针吃药。今年三月,上海市检察二分院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医院可在24小时急救重症病人或有其它不适情况的犯罪嫌疑人,以确保办案安全。
严舜钧,这个党龄20多年的领导干部,在检察机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政策的感召下,对自己的罪行做出了深刻剖析:“在艰苦环境的兰州生活过,物质方面也没有过高要求,比较容易满足,在工作方面一直身先士卒,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又是领导干部,要起到表率作用,也做出了一些成绩,得到党和人民的信任和认可,最终走上了局级领导岗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放松了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再加上大环境的影响,自己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交友不慎,考虑钱的问题多了,尤其临近退休,生怕日后收入下降,生活水平也受影响,产生了不平衡的心态,私欲膨胀,逐渐萌发了贪念……”
针对这起“59岁现象”案件,检察官说:“严舜钧以权谋私是行政腐败的体现,直接损害了环评系统公权力的威信和廉洁。临近退休的当权者,担心退休后身份、地位和经济收入有巨大落差,私欲逐渐膨胀,最后要‘捞一把’,个人人生观存在问题,这暴露出组织上对老同志放松教育、管理的问题。对临近退休的老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要加强政治上教育、思想上开导、经济上关心,防微杜渐,这不仅是对老同志的关心、爱护,也是对组织的负责。”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