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编辑,常会有大刀阔斧删节稿件的时候。但每每遇到反映百姓日常生活中遭遇不平事的稿子,删起来往往无从下手,因为里面牵涉的当事人很多,利益相关方很多,历经的年头很多,这几“多”之下,没有几百字很难把事情说清楚,要是生生地将其压缩在一百字以内,恐怕请来古文高手用文言文阐述明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这种民意“被”惜墨如金的事情,竟发生在政府网站上:近日,有网民爆料江苏镇江市丹徒区政府网站上,所开设的市民投诉一栏,字数限制竟然只有区区100个字符。对此限定,网友惊叹说,连微博都可以写140字,这个投诉信箱难道是在逼市民用文言文投诉?(1月5日《新快报》)
但愿只是“技术上的疏漏”
笔者于1月6日晚访问了镇江市丹徒区政府网站,点击进入页面后,弹出了一篇题为《关于丹徒区政府网站栏目限定字数一事的情况说明》的公告,公告中称:当初设计、建设丹徒区政府网站时,因技术上的疏漏,误将“咨询、投诉、建议”栏目字数进行了限定(100字)。这是我们工作不深入、不细致造成的,妨碍了群众的正常表达,为此,我们深表歉意,并诚恳接受群众和广大网友的批评、指正。在点击“我要投诉”一栏时,填写内容也取消了字数限制。
丹徒区政府的反应速度和改进态度值得肯定。不过,从5日被媒体爆料网站存在问题,到事情解决不过短短两天时间,似乎单纯一句“技术上的疏漏”还不足以对民众“答疑解惑”。如果说网站设置之初,存在技术疏漏,那么究竟是单纯的设计滞后还是有意为民意的通达设置障碍?在网站运行的若干年中,负责查看群众投诉意见的负责人员,难道从未怀疑过为何投诉的文本用语均超级精炼,还是压根就从未受理过投诉。
无论是哪种情形,如《南方都市报》所言:这在本质上都是将网站当成了摆设,而非服务民众的渠道,也无服务民众的诚意。
傲慢的权力,受阻的民意
面对拳拳民意,一些权力机关显得有些傲慢。去年媒体报道的两则事件还历历在目:100多位农民工致信重庆江北区政府反映6年没有领到工资,市长信箱回复只是“已转阅”,并没有表示调查或是处理;湖北应城市政府门户网站“市长信箱”收到反映环境污染问题的群众来信,该市创建办随后回复:“我办没时间跟你闲扯,你有意见到创建办来面谈。”
《中国青年报》评论认为,在网络进入2.0甚至3.0时代,政府在网络上的与时俱进仍然有太大的努力空间。一些地方的市民投诉系统倒是并未出现丹徒这样的技术硬伤,但是在投诉回复中屡屡出现“已阅”、“已批转某部门”、甚至“闲扯”之类的官腔,不能不让人感慨官僚习气之强悍与顽固。
官僚上网,网上也官僚。《广州日报》指出,对网络官僚作风更应痛打。
通道不畅,民意不能得到充分的表达,下情不能及时上达,“言塞湖”就会慢慢形成。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