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私家保镖的困惑:第361行的尴尬何时解?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记者 吴小康
分享到:    

    在公共人物尤其是知名影星身边,一些身着西装、眼带墨镜的壮硕男子警戒地注视着周围的风吹草动,把试图靠近的人粗鲁推开……影视剧中,这一情节为很多人所熟悉。而当前,保镖正从影视走向现实生活。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有私家保镖活动的身影。然而,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还没有关于保镖的明确规定,致使这一行业身份尴尬。

“私人保镖”在为一位演艺圈人士“保驾护航”。(资料图片)

    保镖:市场催生出的第361行

    “业务范围:私人保镖,贴身保镖、发布会保镖、商务保镖、演唱会保镖、私家豪宅保镖等”,“为个人、团体的商务陪同、旅游陪同、家政安全”,“保障你的旅途安全、商务安全、家庭安全。”……当记者在百度上用“保镖业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显示有相关网页500多万个。

    近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私家保镖的广告已经开始“正大光明”地在公共场合出现。一些南宁市民有时还会在大街上收到提供专业私人保镖服务的宣传卡。在我国一些地区,提供保镖服务的公司名称五花八门,尽管打着咨询公司、调查公司,安全顾问公司等不同的名号,但其实做的都是保镖业务。

    研究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首家保安公司以来,保安产业发展十分迅猛。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从小区管理到金融押运,保安已进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中国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中国有保安服务企业2500多家,保安从业人员达300万人。保安队伍在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成为一支重要的“辅警”力量。

    尽管我国现有法律只承认由公安机关开办的保安公司,且规定其所经营的保安公司不得承接私人保镖业务。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私家保镖开始走近人们的生活。

    有人认为保镖业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催生出的第361行。据美林全球财富管理与凯捷顾问公司2009年10月份联合发表的《2009年亚太区财富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内地的富裕人士(拥有100万美元净资产,不包括主要住宅与消耗品)数量超过英国,居全球第四位。


厦门的私人保镖在执行任务。(资料图片)

    保镖不“自保”的尴尬

    影视剧中,那些身手了得的保镖们总是行事低调,站在不惹人注意的边缘角落。这似乎与现实中保镖行业的法律地位很相似。

    华武是广西一家从事保镖业务公司的负责人。这位从2006年就走上该行当的专业保镖坦言,这一行业尴尬的法律地位是他们公司目前遭遇的最大困惑。

    据华武介绍,他所在的公司总部在香港。“由于内地不允许注册‘私人保镖’性质的公司,我就加入了香港一家私家卫队公司。”华武告诉记者,他负责开辟广东、广西的保镖市场。目前,他手下的员工有103人,其中专职资格保镖7人,专职普通保镖13人,兼职保镖6人,“保镖的等级由相关单位发放的证书为据。”

    “保镖是个高风险职业。一般情况下,真实身份都不公开,而是以客户的司机或助理的身份出现。”华武说,保镖根据护卫时间分为临时(按小时计)、短期(按天计)、中期(按周计)、长期(按季度计)几种。他们公司提供的主要业务种类有私人保镖、贴身护卫、活动保卫、驻场护卫、商务护送、押运护送、定点看护等。其中,主要以活动保卫和驻场护卫为主。

    “我们今天就完成了一单业务。一位客户家里盖房子,但由于土地纠纷的问题,一些村民阻挠其施工。接到客户的请求后,我们组织了现场护卫工作。”华武说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当事人的人身安全不受到伤害,并且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由于准备充分,华武率领他手下的9个人圆满完成了工作。

    华武表示,他们与人们印象中影视剧里那些习惯于打打杀杀的保镖不同,而是会寻求合法的解决途径以完成委托人的指令。“在处理土地纠纷事件时,我们会避免与村民发生肢体冲突。我们用身体阻挠村民靠前,不让其对委托人进行身体伤害,同时避免他们进入现场破坏施工秩序。”

    “公司经常对我们进行培训。”华武介绍,保镖们在没有任务的时候都要进行训练。课程包括:擒拿格斗、商务礼仪、法律、医务急救、驾驶反跟踪、谈判技巧等。经过培训,保镖的个人整体素质会得到大幅提高:不仅能够保护客户的人身安全,还能够替客户安排日常事务。

    华武认为,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保镖行业将“潜力无限”,但这一行业边缘的法律地位也为他的自信增添了几分阴霾。遍查我国法律法规,“保镖”还游走其外,在现实境况下尚难有大的作为。


明星常常遇到众多“粉丝”热烈追捧的场面,带来人身安全隐患。新华社发 尚洪涛 摄

    保镖业未来:应以疏为主

    目前,工商部门允许“保镖公司”性质的企业进行登记和经营。“只要不是法律禁止的,我们就可以做。”华武说,保镖只限于被动防卫,不能主动进攻别人。这符合法律赋予公民的正当防卫的权利。

    记者了解到,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尚无对私人保镖业进行规范的内容。2009年10月发布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规定,所谓保安服务是指:保安服务公司根据保安服务合同,派出保安员为客户单位提供的门卫、巡逻、守护、押运、随身护卫、安全检查以及安全技术防范、安全风险评估等服务。

    有专家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保安服务业制度化的立法工作,建立保安法体系,通过法律手段明确保安服务业的法律地位等问题是提高保安服务业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世界范围内有关国家和地区促进保安服务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

    专家表示,作为一种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化安全服务的组织,规范保镖业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严格施行“准入制”,由国家制定标准,拟从事保安服务者需取得国家规定的相应资格证书,向国家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从事保安服务业的条件后方能得到认可。此外,还要明确这一行业的经营范围与内容,建立健全行业组织,提高其自治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