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书记承诺治堵,无关“名人待遇”?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 佘宗明
分享到:    

    12月26日,在杭州举行的2012年民营企业峰会上,浙商马云因迟到被聚焦。马云致歉并解释,路上拥堵太久。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听后,向马云致歉:“交通拥堵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并承诺要在5年内治堵。

    马云因遇堵迟到,原本是峰会上的“花絮”,可它引发的后续剧情,却极具看点:省委书记为此致歉,并作出治堵承诺。按理说,地方主政官员承诺治堵,于百姓而言,无疑是好事一桩。“5年内治堵”,给出明晰时间表,要给城市交通“排淤”。这份表态,终究释放出积极信号——治堵就在“进行时”,且好景在望。这无异于给堵心市民吃了颗定心丸。

    官员的治堵承诺,也算慰藉人心。只不过,它激起的舆论反响是多面的:既有认可,也不乏质疑声。认可源于“治堵有了眉目,可被期待”;而质疑,是因为在当时语境下官员道歉和承诺的面向对象,显得有些含糊:看起来,它更像是向马云的即兴示好,而非对市民的庄重承诺。

    交通堵塞,遭罪的岂止是马云,更有万千市民。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民众很少听到官员向平民的道歉,抑或对应的官场问责。马云被堵,却能换来省委书记的致歉,难免让人“羡慕嫉妒恨”,感到心里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感,当被理解:公共服务“看碟下菜”,给名人VIP待遇,并不少见。前不久,许鞍华被盗案中,警方破案神速,就被斥为“给名人特权,对其额外关照”。而官员给马云道歉,自然也会令人衍生“权利不对等”的直观感受。

    平心而论,这般“尊严敏感”,或是多虑:首先,从现场发言看,省委书记夏宝龙的“治堵承诺”,并不是临时起意、信口说事,而是在治堵问题上酝酿已久,有了相对成熟的政策考虑和制度设计。其次,虑及具体的对话场合,夏宝龙道歉,与其说是“对人不对事”,不如归结为一种谦逊姿态和责任审思。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