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 杂感随笔

一水电站涉两省引发热评

2015年03月21日 12:0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发言时间:2010-01-07 01:42:38.0

    山西左权清漳河边人的观点

    我生长在山西左权东西清漳河汇合处,对在下交漳村修建水坝之事也谈谈坝区人自己的看法。我现在首先要更正的是,东西漳河现在较上游的口则村地界汇合,并不是在下交漳村。从山脉走势看,两川合一处也在口则村与上交漳村地界,汇合点与下交漳村无关。有人引用“宋福如指出,山西省在漳河上游已建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0余座、小型水库百余座、总库容量10亿立方米以上,已拦截了绝大部分的径流量,漳河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达到80%以上,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对地表水40%利用率的合理极限值。” 这位宋先生简直是痴人梦话、胡说八道,您到当地考察过吗?即使您日理万机,无暇涉足山西,您只要有初中生的水平就会通过简单办法了解流经山西的两条河流“东、西漳河”流域,在山西境内总共才多大面积,如何容纳100座水库?您可以找一张地图,计算一下流域面积(3330平方千米),算一个除法就会知道这个数据是否可信了。如果在这么小一个地方能修建100座水库,平均不到34平方千米就有一座水库,真是堪比江南水乡了,还何苦为缺水发愁啊。退一步即使您说的对,既然山西已经在清漳河流域修了上百座水库,上下游已经和谐相处数十年,何苦还在意这第101个水坝呢?宋福如先生,我奉劝你一句,不能为了自己的一私之利不顾事实真像而瞎编数据混淆舆论吧,我不晓得您是哪方面的专家,但是有一条永远颠覆不破的真理:只有数据真实可靠才是您未来研究与立足之本,靠拍脑袋造数据绝对会误国误事、害人又害己啊。

    发言时间:2010-01-07 01:42:27.0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清漳河养育了两岸人民,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环境与气候的变迁每到夏季清漳河就会洪水泛滥,沿岸百姓深受其害、叫苦连天。63年的大洪水使两岸村民赖以生存的良田一夜变为乱石滩,经过其后30多年的艰苦重建才基本恢复元气。但是98年又来一场更大的洪水,又在一夜间把辛苦得来的良田变为乱石滩,毁坏田园村庄无数,数十人被洪水卷走,我老家的半个村庄也在这次洪灾中遇到泥石流,房屋倒塌,院子也被淤积1米多厚的土石。当地人总结,基本是35年一个周期的洪水泛滥,使本不富裕的当地山区人民雪上加霜。98年遭遇洪水灾害发生时,数个村庄与外界失去联系数日,是山西省政府与左权县政府即时下拨救灾物资与款项,再加上山西各界捐款捐物,即时修路架桥,抢通了道路,其后又为灾民盖房修屋,在外界与村民自救的努力下,才帮助灾民渡过难关。重灾区之一的芹泉乡(当时的口则村与下交漳村属于芹泉乡管辖,由于撤乡并镇,现在属于粟城乡管辖范围)是山西省财政厅重点挂钩帮扶乡镇。即时为灾区重建提供了大量无私的人财物支援,极大减轻了当地百姓因这次天灾带来的苦难。当地老百姓说,“解放前我们靠八路军,现如今我们靠财政厅”,可见当地百姓对政府组织重建、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所做工作的感激与信赖之情了。

    发言时间:2010-01-07 01:41:56.0

    近些年清漳河流域的水流量减少是事实,我村下就有一条河流,过去河水清澈,可见鱼虾泛游,也与清漳河汇合。在我小时候每到冬季,我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可以结伴在冻结的冰面上玩溜冰,而现在夏天都难得见到流水了。即使是常年不断的清漳河,来水量也比过去小很多,但夏季往往洪水泛滥,暴涨暴落破坏力极大。口则村与下交漳村的村民昔日大都钟水稻,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江南水乡”,现在由于市场调节与成本核算以及清漳河来水不稳等原因,人们已经放弃种水稻改种玉米了。当地人也期待利用这次机会,迁至交通便利,生存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不至于让子孙后代在此受穷。元旦期间恰好回了一次家乡,当地人说这几天清漳河河水比较大,是由于左权唯一的石匣水库放水所致,原因是山西左权县政府应下游河北涉县或邯郸政府之要求,为了满足河北沿岸灌溉需水之用,特别加大了下泄的河水流量,这不是很好的共赢例子吗。试问,如果左权没有在西漳河上游修建石匣水库,调节枯峰河水之水,就只能靠天了,如何在现在下游需水之时调水?没有上游的水库削峰,处于下游的河北涉县,不知要承受多大的洪水损失?可见山西左权县修建石匣水库,对下游河北涉县来说并不是百害无一利的嘛。关键在于两地政府协调沟通如何趋利避害,实现双赢这才是正道,一味的争吵对谁也没有好处。试问,河北涉县人民乐意承受夏秋的洪水泛滥与冬春的无水之苦吗?现在举个铁的例子,98年秋的一场大洪水,左权境内清漳河沿岸损失惨重,处于下游的河北涉县自然也不能幸免。涉县政府曾为此向左权县政府抗议说是水库放水给他们带来了损失,左权政府解释说是天灾,水库并没有放水。他们不信就派人来实地了解情况,确认是东漳河(没有水库)发生大洪水,左权东漳河岸村落与良田也损毁惨重,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了解实际情况后河北涉县方面才没有再因此继续大做文章。试想,如果在东漳河上也有一个水库,左权与涉县沿岸百姓就绝对不用承受这次灭顶之灾了。

    发言时间:2010-01-07 01:41:27.0  网友:李淑英

    再说现在热烈争吵的所谓“下交漳水库”事件,它本来就是一座正在兴建的“西安二期水电站”扩建项目。其修建水坝,也是相应国家号召开发绿色能源的水电站发电所必需。众所周知,水电站是靠水流的落差发电的,并不会直接消耗水源,发了电的水自然100%流到了下游,除非不发电而作它用。发展绿色能源有何过错?在下交漳村修建这个水坝,除了发电之用外,库水还能有何用,灌溉吗?看看地图就知道大坝下游的山西左权境内的耕地总共才多少亩,山西值得如此投资吗?成本/效益一算就知道根本不划算。将库水外调吗?也不成立啊,往哪里调呢?当地没有大型耗水的企业,也没有配套的设施与工程,怎么调啊?可以说在此修建水电站,只会在蓄水期将上游的来水延缓下泄而也,一旦蓄水期满,就会在总量上来多少下泄多少。不仅可以免除下游夏秋季的洪水之灾,还可以在枯水期为下游补水,何乐而不为?难道在左权修个水坝,上游人能将河水“贪污”了?能将这些水“贪污”到何处去呢?最终还不都是流进下游河北了嘛。所以,上下游沿岸人民关心生命之水本没有错,关键是各个利益攸关方如何协调共创双赢,兴利避害才是正事,无休止的争吵于事无补,于民无利。难道左权不修水坝对下游河北涉县就是百利无一害,一旦建了水坝对下游就是百害无一利吗?凡事都要一分为二,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看问题,就会让大自然的赐予变成为民造福的资源。总之,我认为在山西左权下交漳建坝扩建西安二期水电站是必要的工程,应该继续完成,为了免除清漳河下游河北人民的担心,可以尝试采用另外一种运营模式。比如山西水利管理者可以释出善意,让各利益攸关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以股份制的方式运作与管理就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这样才会规避自然的风险,享受大地的恩赐,何乐而不为呢?这个项目的命运绝对不应该仅是上马与下马的单选项,也绝对不是零和游戏,而应该是1+1>2的合作多赢才对啊! 清漳河边一公民于2010年1月6日 如果有人有歧义请联系我讨论:anrong@163.com。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