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创作文艺精品 弘扬中国精神

2015年06月15日 17:5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分享到:    

创作文艺精品 弘扬中国精神

——影视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体会摘登

编者按 近日,中宣部文艺局在京举办“影视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培训班,学员们纷纷撰文,畅谈自己学习后的感想体会,现摘登三篇来自创作和生产一线的学员撰写的文章。

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张强(上海书影影视文化工作室编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家应成为时代风范的先行者、先觉者、先倡者”,以此要求看,克服创作中的浮躁心态,校准艺术坐标,做一名有社会担当的创作者,应成为广大文艺创作者的共识。

前几天我偶然看到一篇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20处提及“美”这个关键字。这也能充分体现创作有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有蓬勃向上的时代气息、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文艺精品是时代的要求,更是文艺发展的未来和方向。

在如何实现文艺创作精品的讨论中, 我们欣喜地听到,已经成立了评论家协会。我认为还应当成立评论基金会,鼓励从思想、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的独立评论,少一些商业评论。同时,我们也听到领导同志在报告中提到,要改变当前的文艺作品尤其是文艺类影视作品的评奖机制,这是大家极为关注的问题。唯高票房、高收视率不应成为征选优秀作品的唯一标准,要给努力追求艺术品质但孤独寂寞的优秀文艺类影视作品鼓励、支持,使他们在收视率上败给那些“小鲜肉”后,依然能够拥有独立、自尊和骄傲。

再比如重大题材创作,有过重大题材创作经历的文艺创作者都知道,重大题材的创作者往往在圈子里被贴上标签,被另类化。但其创作的过程却是付出了更加艰辛的努力和更大的代价。我期待在政策上对重大题材影视作品,有探索精神的文艺作品有更大的倾斜、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这番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文艺前景广阔,群众对文艺要求更高。一是中国梦,民族复兴梦,强国梦,“一带一路”,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举措的提出,寓意着我们正逢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必将与未来对话,与世界对话,时机难得,一定要努力而为。二是要求做文艺工作的既要讲市场规则,但又不能做市场的奴隶。要把握正确价值导向,克服浮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打造文艺作品高峰。三是要求推出更多远大前瞻、思想高度符合时代大潮的优秀作品。

文艺的核心是人,文艺作品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坚持人民文艺的方向,努力创作出不辜负人民期待、不辜负时代召唤、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优秀作品,是创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应当作为毕生的信念。

《中华好民歌》作为独树一帜的原创音乐文化代际沟通节目,以“歌”为载体,以“情”为核心,通过80后、90后唱民歌,老音乐家现场示范点评,以老带新、新老同学等多种形式,整合中国传统民歌资源,融入流行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理念,彰显了新生代对中国传统民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品人生百味,看家国天下,传良好家风,《中华好家风》2015年1月开播,至今共播出近20期。我们在节目中深深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积极向上的家风观念,既有名流大家如京剧谭派传人、徐悲鸿大师后人的倾情讲述,又有先进典型如焦裕禄后人等言传身教,同时节目精心遴选了普通百姓如带着养父出嫁的90后好姑娘、三代教育世家为人师表的故事等精彩内容,通过看典型家庭的人生百味,折射出的是时代的家国情怀。

电视是创新的媒体,在创新的道路上,不盲目照搬模式,不一味跟风逐流,牢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利用多样化的手法、多种手段,让节目更加时尚,更接地气,从而带动和促进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媒体融合传播,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宣传推广,不断扩大节目与频道的影响力。“看好诗词,唱好民歌,树好家风”,河北卫视已经迈开了第一步,今后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心,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深入挖掘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推出一系列文化类品牌节目,打造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好作品,增强频道品牌的标识性和符号性。

尊重历史 尊重传统 尊重艺术

陈佳勇(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我国文艺工作的核心要务,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的影视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影视作品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现样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起到了显著作用。今后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更应注重质量提升,尤其是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引,着力打造符合时代特征的精品力作,尤其要推出一系列讴歌时代强音、展现时代风貌的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作品。同时,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创作生产更多主题鲜明、题材新颖、内容健康的影视剧作品,寓教于乐,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观看影视剧作品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有所感悟。

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资讯发达,文化娱乐形式多样,这也对我们的影视创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广泛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影视创作人员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兼顾产业诉求,着力打造健康向上、具有持续发展效应的优质市场环境。如果只注重眼前的短期效应,沉迷于经济利益的无限膨胀,则必将沦为市场的奴隶,而且单纯经济利益至上的“影视剧市场”也是存在巨大隐忧的。我们的影视剧作品,如果不能表现精神层面的高尚追求,一味地迎合低级趣味,到头来也势必会被观众、被市场所抛弃。影视剧从业者,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思想境界,扎根创作生产的艰苦前线,要耐得住创作的寂寞,要对创作的严肃性抱有敬畏之心,要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而不是简单、低层次地敷衍人民群众。

在具体的创作上,我们要高度重视影视剧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充分认识到影视剧作品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社会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影视剧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文艺创作方向,坚守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准则,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艺术。

这几年来,中国的电影产业、电视剧产业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国有、国有控股、民营等各类影视制作机构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着力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文化企业特有的经营理念和治理结构,努力做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些都得益于改革的推进,解放了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再一次指明了改革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在这一历史机遇下,我们必须以讲话精神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有所作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全世界的文化产业都在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中国的影视剧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我们要苦练内功,守住我们的阵地,挖掘我们的产业潜能;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加强文化交流,如何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如何利用好电影、电视剧特有的传播属性来有效展现中国梦,这都是我们广大影视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开放促改革,合作促发展,在这样的主题下,我们所有的影视制作机构都必须同心协力,国有、国有控股、民营等各类市场主体,都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同时,彼此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形成合力。中国的文化产业应该拥有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真正做到立足本土,依托市场,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