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是做实验的记者,还是专家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也无法得出“珍珠”掺杂塑料、轮胎等结论。
最近,一张“有图有真相”的真人胃部CT照片在朋友圈风传,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白点。有网友说,罪魁祸首就是珍珠奶茶中的“珍珠”。随之,有记者亲身实验,喝了珍珠奶茶去做CT,结果显示,在记者的胃里,排列着20多颗白色小圆点。
有了记者的实验,更加深了网友的疑虑,有人猜这些“珍珠”含有塑料,有人怀疑里面有硅胶,更有甚者怀疑这些“珍珠”就是轮胎做的。
事实上,稍微有点生物学知识就不难判断:记者吞下珍珠没多久就去拍CT,短时间内胃部当然无法消化完这些“珍珠”。更何况,记者是“生吞”的“珍珠”,并没有咀嚼,所以胃部CT出现小圆点,并不奇怪。而且,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副教授朱加进在一次采访中也称,片中的白点,可能是“珍珠”中掺了其他的东西,也有可能是照片本身有问题。其实,从报道来看,无论是做实验的记者,还是给记者看CT的医生,还是专家说法,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从这个实验来看,其实难以得出珍珠奶茶中的“珍珠”是否掺了塑料、轮胎等结论的。不过,也正是因为结论不明确,在当前食品环境不安全的语境下,大众是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很多人呼吁“珍爱生命、远离奶茶”。
笔者倒认为,针对这种涉及大众食品安全的问题,有的媒体调查一定要详尽、态度一定要谨慎、采访一定要扎实,要符合科学理性,别有店主说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是轮胎做的,就当成了证据。不排除珍珠奶茶行业存在一些乱象,但有关的调查和报道一定要科学严谨,起码能够自洽。这样的舆论监督报道,才能真正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督。(陈小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