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新华网评:学生减负为何家长不买账

2015年12月14日 10:23    来源:新华网    记者 唐华
分享到:    

1.jpg

学生课业负担重、补课多,其实学生家长也是“受害者”。但如果学校严格执行了教育部门的“禁补令”,而作为“受害者”的家长却联名请愿要求补课,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

这样的咄咄怪事还真就发生了。近日,一条通告在武汉市高中学生家长群中引起轰动。通告写道:“周四下午3点在武昌区教育局门口有一场签名请愿活动,目的是请求教育局恢复高中晚自习和周六的校内补课!希望家长们支持!”积极参与请愿的家长代表均为武汉市各高中非毕业班学生的家长。

这种家长“求自虐”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2011年以来,几乎每年,武汉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禁补令”之后,都会引发家长们的反弹和抗议,一些学校扛不过家长们的压力,悄悄开始补课的事件屡见不鲜。

对此,家长们的解释是“仅仅武汉市的学校不补课就是对他们孩子的不公平”,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在与其他补了课的孩子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表面上看,家长的不满来源于教育部门落实减负政策的尺度不一。那么,如果湖北全省甚至全国的高中都严格落实“禁补令”,孩子的负担就真能减下来吗?

记得曾有这样一篇报道,记者在公交车上无意中听到了一对母子的对话。妈妈对儿子说:记住啊,这本辅导书千万不要给别的同学看,不要让他们知道你在学这书上的内容。妈妈的心态是:课堂学习中,所有的孩子学到的内容都一样,将来竞争的起点也一样。如果自己的孩子能多学一点别人不知道的内容,就一定能领先别人一步。

不要笑话这位母亲的“小心眼”,估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估计就算全国的学校都不补课了,家长们仍然会给孩子报名各种社会上的“培优班”“补习班”,实在不行还会求着学校老师给自己的孩子“开小灶”。

升学考试中,“唯分数论英雄”自然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但各位家长是否认真想过,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就一定能出人头地、前途无量吗?

专业学习中,名牌大学或许比普通学校在软硬件上有优势。但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除了专业技能还有健全的人格、出色的社交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等等。更何况,高等教育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一味追求高分更有意义。另外,扭转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不合理认识,还需要打破某些单位“唯文凭取才”的用人观念。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