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治国理政地方谈】唤醒生态保护意识 建设大美西藏

2016年03月03日 17:29    来源:区党委网信办    记者 院春梅
分享到:    

“因为我很美,我是中国山水。我愿我们,总在你周围。”今年央视春晚上的一曲“山水中国美”不仅让我们享受了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还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要想天蓝、地绿、水清,处处都有醉人的美景,需要我们大家携手来保护青山绿水。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只有树立正确的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出行,才能保护青山绿水,才能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还有呈现着碧水蓝天和广袤的草原,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近年来,西藏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生态环境得到妥善保护。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西藏生态保护将试点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为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驾护航。从今年开始,西藏将利用3年时间,投入经费4800多万元,在那曲地区申扎县、日喀则市定结县和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等试点开展,对西藏湿地生态资源系统的有效保护和补偿,不仅是西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将对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唤醒全民生态意识,观念要先行。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最重要的应该是唤醒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让人们真正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做污染的制造者,不滥垦滥伐,不做环境的破坏者,还能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绿色消费方式。总而言之,一句话:“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建设大美西藏,美丽中国,更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