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六水合一”显合作信心 “澜湄机制”助六国发展

2016年03月28日 16:5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张振强 桑太吉
分享到:    

3月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领导人齐聚海南省三亚市,主持召开了以“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为主题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的成功举行,不仅标志着澜湄合作机制的正式诞生,对于密切澜湄流域国家间关系、促进次区域合作和南南合作、打造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以及推动六国共同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六水合一”显合作信心。中国同湄公河五国山水相连,传统友谊世代相传,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和紧密的友好邻邦。澜沧江-湄公河好似一条血脉,将中国和湄公河次区域内的五个国家紧密地连结在了一起。澜湄合作启动仪式上,有一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柬、老、缅、泰、越六国领导人从身穿各自国家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盛有澜湄江水的竹筒,共同将水注入启动台水槽内,“六水合一”,标志着澜湄合作机制的正式启动,也彰显了六国领导人合作的决心和信心。澜湄合作是“六国共同发展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成为打造六国“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合作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澜湄机制”助六国发展。会议上,六国领导人就推进澜湄合作机制建设、加强次区域国家全方位合作等交换意见,并签署《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和《澜沧江-湄公河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等重要文件,确定了“3+5”合作框架,即以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为三大合作支柱,以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和农业减贫为五个优先方向。澜湄合作涉及政治、经济、旅游、人文、医疗卫生等多个合作领域,六国通过澜湄合作能够形成6个1相加大于6的效应,既可以顶住外部经济下行压力,促进自身发展,也可以为促进区域、次区域发展振兴探索新路,把经济优势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互助力,给各成员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澜湄各国好上加好、亲上加亲。

澜湄合作机制倡议从提出到变成现实,顺应时代潮流、合乎民心民意,不仅体现了区域内国家共同发展与合作的强烈愿望,也是中、柬、老、缅、泰、越六个亲密友好邻邦探讨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平台的重要努力。这一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将推动区域各国加强全方位合作,对充实中国-东盟合作、共同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