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在习近平主席参加第四届核安全峰会期间,我国政府向核安全峰会提交了核安全领域的进展报告,并与美国共同发表了《中美核安全合作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指出:值此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于华盛顿举行之日,中国和美国宣布我们致力于通过减少核恐怖主义威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并使全球核安全体系更为包容、协调、可持续、强有力,以实现共赢和共同安全。《声明》预示着作为世界拥核国的中国和美国,将携手共谋人类“核安全”的新篇章。
从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发现质能方程式(E=mc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启动“曼哈顿计划”,再到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长崎投下第一枚核弹,至此,人类彻底进入了“核时代”。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核能伴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一方面,核能作为新能源,以其高效、洁净的特点,在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缓解地球能源短缺和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另一方面,当前的核扩散威胁、核污染威胁以及核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时刻威胁着全人类。
以核恐怖主义为例,随着当前核能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核武器的不断小型化、简易化,核能面临着被恐怖主义组织掌握和利用的风险。每当回顾好莱坞经典大片《断箭》中恐怖分子盗取美国核弹并引爆的情景时,下意识地头皮一阵阵发麻、后背一阵阵发凉,不敢想象如果当恐怖主义遇到核武器,会有多么可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核能在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地球资源消耗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能够随时毁灭地球、毁灭全人类的核武器这个“潘多拉魔盒”也存在着随时被打开的可能。
确保“核安全”,是包括拥核国家、无核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全球各国共同的责任。作为全球的核大国和常任理事国,作为全球范围内的绝对“主角”,中美两国在携手推动“核安全”方面负有“班长”责任和“带头”义务,两国于2016年2月2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首次双边核安全对话,共同致力于全球核安全事业。从长远来看,确保“核安全”任重而道远,正如两国在此前发表的《中美核安全合作联合声明》所承诺的:“中美两国将在此次核安全峰会进程结束后,继续开展工作并持续作出努力,以应对不断演变的核安全挑战。”相信在联合国的协调和推动下,在中美两国的携手努力和带领下,在世界各国政府、人民和各类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人类一定会在合理利用核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永远关闭核恐怖主义威胁的“潘多拉魔盒”,确保“核安全”,确保地球安全,确保全人类安全。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